前言
学写英文科技论文,没有捷径可走。但需要避
免走弯路,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本书的目的就
是给大家一个简明的具体指南,使读者可以有的放
矢,最终成为一名高质量和高产的作者。笔者编撰
本书的宗旨是少说废话(no nonsense),只提供
“干货”,以便读者携带并随时参考。
为方便记忆,笔者总结出以下顺口溜:
自广向窄,而不琐碎;
主线清晰,而不拼凑;
句型效仿,而不自编;
术语一致,而不自创。
如果您没时间看完本书,或者看完了忘记具体方
法,可以参考或记住以下“五要”和“五不要”。
五要:
● 学会模仿顶级期刊、顶级会议论文里的好
句型;
● 从大框架、大概念开始讲故事,层次和逻辑
分明;
● 文献引用要完整、格式一致;
● 对评审意见,要一一认真解答;
● 多与不同类型的作者合作。
五不要:
● 不要用百度“汉译英”;
● 不要想到哪,写到哪;
● 没见过的单词,不要随便用;
● 没有纠正语法或拼写错误,不要给导师看;
● 会议要求不超过N 页,就不要少于N 页。
笔者在英语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和美
国,积累了34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组织过多个国
际会议,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和特邀编辑,在50
多种不同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这些期刊涵
盖计算机、工程、建筑、心理学、艺术和设计等不
同领域。这期间笔者亲自或合作指导过众多中国学
生撰写英文论文,本书是笔者这些年积累的经验的
结晶和浓缩,是为新一代中国学生和初写英文的科
技工作者而编写的。希望它能成为您英语写作入门
的敲门砖,为您最终成为一名高质量和高产的作者
提供一块奠基石。
全书共分7章。第1章详细阐述典型的文章结
构以及各节的写法;第2章介绍如何撰写综述性论
文;第3章介绍一般英文写作时碰到的典型问题和
具体实例;第4章列举经典的精简写法和典型的
“Chinglish”及其纠正方法;第5章具体描述科技
论文要求的典型格式;第6章分别详细介绍会议论
文和期刊论文的投稿到录用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
项,并总结提高论文命中率的技巧;第7章给出一
些需要平时付诸实施的写作实践和需要养成的良好
习惯。
笔者由衷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提供难得
的出版机会,让笔者有机会把这些年积累的写作经
验系统地总结、归纳、书写成册。感谢香港理工大
学计算机系前系主任曹建农教授为本书写序并提供
宝贵意见;Drexel University工学院院长邓毅教
授、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放射肿瘤学系的副系主任蒋彬教
授、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计算机科
学与工程学院的林学民教授、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机械工程系钱冬教授、Clemson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的杨垠教授、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Sacramento计算机科学系原
系主任张渡教授、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生物系系主任张丽教授、美国DeepHow AI
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郑先隽,分别认真阅
读了本书初稿,并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无比宝贵的补
充和修改意见,笔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已
退休了的我的英国导师Ray Thomas教授和Barry
Wilkinson教授,是他们在30多年前给予我最早也
是最专业的英文写作指导。笔者还希望感谢世界各
地的合作伙伴以及他们的学生,感谢自己这些年培
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是他们为本书内容的积累提
供了第一手材料。
书中阐述的均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在所难
免,欢迎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张 康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