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进程,我国政府会计每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都是对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的适应,为适应新时代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升级,适应更加精细、科学的政府管理模式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实施新一轮更深入、彻底的政府会计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全面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部署,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明确了方向。2013年至今,财政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政府会计准则第9号——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上述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形成以《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为代表的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体系。新的政府会计准则规范体系有利于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制度,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自2019年起,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执行。
这些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政府会计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鉴于此,我们根据财政部近年推出的改革方案和新准则制度编写了这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奉献给读者,便于大家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会计管理与核算的新要求与新变化。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紧密结合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从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入手,全面反映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最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双轨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内容。
(2)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最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行政事业单位的最新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
(3) 注重实际操作,本书根据大量实际案例编写例题,每章均安排有学习目标,可明确学习导向,每章后附思考题和练习题,方便读者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
(4)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全面翔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不仅适宜于财经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使用,也可用于广大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学习。
本书分为4篇,共17章,第1篇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总论,介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第2篇是财政总预算会计,介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的编制;第3篇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介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的编制;第4篇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简介。
本书由王蔚、高欣担任主编,王蔚编写第3、4、5、6、7、8、10、11、12章,高欣编写第9、13、14、15、16章,裴雪编写第1、2章,张晓雪编写第17章。全书由王蔚负责总纂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此对相关资料的编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特别感谢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本书的出版受到出版社的高度关注,也得到本书编辑的大力支持,他们的耐心和尽职尽责,是本书形成并得以出版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