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新创业教育应时代而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唤。

  当前,高等院校正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致力于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师范院校不仅仅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能力的教师,并通过他们去造就更多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接班人。

  近几年,包头师范学院在创新创业领域一直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并勇于创新探索,凝练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之路。同时,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师生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一批创业项目脱颖而出,在第五届“互联网+”大赛上获得了地方师范院校的优异成绩。

  然而,“创”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它意味着寻求突破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此,张东虎老师带领一批志同道合者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本书是张东虎院长基于包头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编写的,具有师范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通识教材。全书既能从创新创业的宏观角度拓宽视野,又能从微观角度注重点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内容上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突出了师范院校的特色,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入手,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尽可能为师范生指明创新创业方向,实为师范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难得的教材。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任重道远,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张东虎老师能将自己和贵校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凝练提升后出版成集,甚是可贵。特在该教材付梓之际由衷祝福!是为序。

  

  

                       李家华          

  (国际劳工组织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

                                 2020年6月22日       

  

  

  

  

  

  

  

  

  

  

前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

  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具有足够专业素质、拥有较强教学技能,并将其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人的院校。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院校,人才培养创业就业的方向更趋向于教育行业。

  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未来师资,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才能培养未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因此,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书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把握师范院校大学生在教育行业创新思维的新风向,找寻师范院校大学生在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能够为师范院校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本书由张东虎负责统筹工作。全书包括创新篇和创业篇两部分,共分为八章。其中,第二、三、四、六、七、八章由张东虎负责撰写,第一、五章由刘畅负责撰写。每章设有内容提要、名人名言、案例导入、拓展阅读、本章回顾和思考与练习六个模块。

  创新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并把握教育行业创新思维的新风向。该篇包括第一至四章。

  第一章: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概述主要介绍了创新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创新意识包含创新意识的定义、作用及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第二章: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风向。创新思维主要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及表现形式;教育创新风向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赋能教育创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大数据赋能教育创新和VR技术赋能教育创新。

  第三章:创新方法。主要介绍了快捷创新方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和TRIZ法。快捷创新方法包含组合创新法、列举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和模仿创新法;奥斯本检核表法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奥斯本检核表法,它的内容及实施步骤;TRIZ法主要介绍了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九大理论体系及TRIZ法的应用。

  第四章:创新思维工具。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鱼骨图、5W2H分析法和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包含思维导图的定义、类型、绘制和应用;鱼骨图包含鱼骨图的定义、类型及制作与使用;5W2H分析法包含5W2H分析法的定义、优势及应用程序;六顶思考帽主要介绍了它的定义、作用、应用方法、案例分析。 

  创业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创业观,善于发现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该篇包括第五至八章。

  第五章: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概述主要介绍了创业的含义、要素及分类;创业精神主要介绍了创业精神的内涵、作用及培养。

  第六章:创业环境与创业机会。创业环境主要介绍了创业环境的内涵、特征及分析维度;创业机会主要介绍了创业机会的内涵、特征、来源、分类及识别;此外,对教育行业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商业模式与创业计划书。商业模式主要介绍了商业模式的定义、价值逻辑及几种经典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画布重点介绍了它的定义和构成;创业计划书主要介绍了创业计划书的定义、作用、基本内容及撰写创业计划书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创业融资与创业大赛。创业融资主要介绍了创业融资概述和创业路演概述;创业大赛主要介绍了创业大赛的由来、作用及常见的创业大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和观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进行完善与修订。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