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
序 二
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彰显着我们的民族
特征、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它是一颗特别璀璨的明珠。一
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几千年来,书法艺术川流不息,在世界艺苑独
树一帜,其境界远远超出寻常生活和其他艺术形式。
书法既是艺术,又特别有实用价值。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艺术更具有基础
性、普及性和广泛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不会唱歌、不会画画,但你不能不会
写字,还应该努力写好字。一个人的书写和书法能力,往往能表现出他的文化底蕴、
学识水平、审美素养和艺术品位。因此,书写和书法教育,历来就是基础教育的入门
课程和必修课程。重视书法教育、传承书法艺术,意味着传承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教育部规定,从小学开始设置书法课程,并且由国家审定了小学生的书法教材,
中学也普遍开设书法选修课程。书法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事,也应该是各级各类
教育的事。现在,不仅中小学,还有大学、职业技术院校,以及各种成人教育,都越
来越重视书法教育,这种现象令人兴奋和鼓舞。
由倪旭前教授主编的《书法艺术》,是教育部中国大学 MOOC(慕课)平台开设
的全国在线开放课程“书法艺术”的配套教材。本书既注重对传统书法文化的介绍,
又重视经典作品的技法传授,是一种“文字+视频”的新形态书法教材。
清代朱履贞认为: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书法艺术最具有传承性,必须从经典碑
帖入手。本书选取了书法诸体的经典碑帖作品为临摹范本,强调技法的临摹学习,这
一点非常重要,可以使书法学员不至于走错路子,误入歧途。
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林语堂曾说,书法提供了基本的美学,国人就是通过书
法才学会“线条”(点画、笔画)和“形体”(间架、字形)的基本概念的。康德说:
序 二
“线条是真正的美。”书法线条或者说它的笔法结构很值得研究,本书也强调了经典作
品的点画和结体等技法。
本书增加了多位学有专攻的书法教师的教学视频,针对经典作品技法进行临摹示
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法学习和临摹能力。这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
泼的传统书法教学的方式很值得提倡和推广。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
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现在,有不少书法从业人员否定传统、不学经典、不讲法度、随手涂抹、张牙舞爪,
走邪门歪道,将书法艺术变成杂耍表演,惊世骇俗,这种江湖书法很容易误导年轻一
代。书画活动是一种雅事:端正自然、气静神闲,是文雅;情随事迁,风驰电掣,是
豪迈,它们都给人以美感。而那些表现粗野、狂躁、怒张、做作、锋芒毕露的江湖书
法,完全失去了中国书法典雅、中和、文质彬彬之美。本书重视在书法技法传授中,
增加书法文化和品格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走书法的“正大气象”之道,远离江湖书
法之恶俗。
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
迹。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借此,
惟愿《书法艺术》的出版,能使学生们学到优秀的中华传统书法文化和书法技能,在
一笔一画中享受书法艺术快乐和脱俗的身心修炼,从而提升审美素养。用真正的书法
艺术影响社会,提升我们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郭振有
2020年2月8日于北京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国家教育部原副总督学,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