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荐 序
巧克力不仅是众多美食的“灵魂”,还被视为爱
与幸福的象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其貌不扬的可可豆,如何带来“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的丝滑享受?原本只是在亚马孙盆地安静生长的可可
树,如何在全世界热带地区安家落户?旧时被视为“仙
露琼浆”、只有皇室和精英可以享用的巧克力饮料,
又如何变身琳琅满目的巧克力系列产品,“飞入寻常
百姓家”?一部巧克力简史,为我们研究科技发展史、
世界贸易史、商业文明史甚至人类文明进步史,提供
了别样的观察视角。
一群燕园学子,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课堂上,
探寻巧克力的前世今生,洞察商业演进的内在奥秘,
形成了这样一本《巧克力简史》。这本小书,让我感
到惊喜,也对“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更具
信心。
巧克力简史
II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燕巧工坊的同学们,起初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一项
课程任务。但是在研究行业的过程中,在兴趣的感召
和老师的指引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不断拓展研究
的视域和深度。也正因为此,他们学会了查找自己并
不熟悉领域的可靠资料,学会在林林总总的信息中进
行甄别,学会了认真和沉潜。同学们的文字可能不是
非常老练,但研究系统而深入,读起来如巧克力一般
顺滑。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能力。大学的教育,不能以求职就业为衡量标准。
除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理解学科前沿,我们更希望
学生拥有自主求真的信念和技能,积累贯通古今的经
验和智慧,树立经世济民的情怀和担当。史论的训练
非常有利于实现这样的目标。社会构成和演进的线索
和法则,是隐藏在历史之中的;人群行为的范式和特征,
是由传统塑造的。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都需要诉诸历史。这也是北大经济学院一贯重视将史
论训练融入教学体系的原因。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
燕巧工坊的29 名同学精诚合作,在历史长河中汲取营
养,自然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生活
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我想,心怀热爱、理性思考、求真逐梦的年轻人,有
能力享受自己的人生历程,也能够在未来收获更多
惊喜。
是以为序。
锁凌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2020 年4 月12 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