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2020年)》,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 ,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强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到 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 ,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培育 100家左右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 ,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2018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文 ,决定重点围绕供应链 “四化 ”(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 )开展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2019年 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 1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相关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2018年4月和 2020年4月,商务部等八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复制推广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典型经验做法及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1年3月,商务部等八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将供应链思维融入经济发展全局 ,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巩固提升全球供应链地位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供应链运营与管理人才匮乏 ,缺口达到 430万。未来 5年,我国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总量将达到 600万。而我国供应链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 ,亟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尽快解决我国供应链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践行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精神 ,把行业企业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内容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能反映行业的发展趋势 ,并能满足行业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校企双元团队合作开发、编写 ,践行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精神。为把行业企业供应

Ⅱ供应链管理

链运作与管理的内容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能反映行业的发展趋势 ,并能满足行业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构建了校企双元编写团队 ,由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成都市供应链协会专家库专家、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胡建波领衔 ,多所高校的物流教师和多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员参与编写。 

(2)

配套构建了网上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视频、碎片化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资源、拓展资源、在线测试与讨论等内容 (详见慕课)。学习者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课程资源 ,既方便学生自主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又方便教师开展线上线下 “混合式 ”教学 ,有利于 “翻转课堂 ”的组织实施。 

(3)

任务引领、项目导向。教材包含供应链的认知、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啤酒游戏、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等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开展企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撰写设计方案 ,完成实验报告 ,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问题驱动。本书在每章的开始设置了引例 ,并设计了引导问题 ,在书中设计了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5)

课后同步测试。本书在每章结束后设计了判断、选择、计算、概念辨析、情境问答、综合分析、案例分析等练习题。题型多样且灵活 ,着重培养学生的供应链管理综合能力 ,体现应用导向。 

(6)内容新 

,紧贴行业发展 ,反映学科前沿。如本书介绍了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可视化管理、供应链策略成本管理 (ABC、TCO分析)、全球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电子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弹性 (韧性 )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精益供应链、平衡计分卡 (BSC)法在供应链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缓冲存货点 (DP)的递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SCOR模型及其应用、供应链流程再造、协同库存管理、牛鞭效应的成因与减弱对策等内容 ,从物流外包的模式、领域、类型、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 ,并对 “物流外包的风险与规避 ”等内容作了有益的探讨。 

(7)

物流术语准确界定。本书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对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物流术语均进行了准确界定 (或在正文中 ,或以注释的方式给出了准确的定义)。 

(8)

本书提供了大量行业、企业真实案例。如供应链管理全球顶尖企业的特质、天物大宗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英特尔公司的供应链关系管理、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外运长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的合并成效显著、红番茄工具公司的供应链综合计划 (SCAP)、销售与运作计划 (S&OP)在上海庄臣公司的应用等 ,增强了可读性。

本书由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成都市供应链协会专家库专家、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胡建波担任主编 ,广州航海学院刘卫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沈保华、广西民族大学黄寒、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李方敏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胡建波设计全书内容框架 ,并编写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节、第四章第六节、第五章、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三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三节、第八章第三节、第九章、第十章第三节、第十章第四节、第十章第五节 ,最后统稿 ;刘卫华编写第二章 ;沈保华编写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四节、第六章第五节、第七章第四节 ;黄寒编写第八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二节、第十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二节 ;李方敏编写第四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三节、第四章第五节 ;内蒙古农业大学永梅编写第七章第二节、实验项目 1; 

前言 

西南交通大学胡骋希编写实验项目 2、实验项目 3、实验项目 4。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案例 ,引用了一些图片和视频。由于来源较广 ,未一一注明出处 ,在此对各位作者表示感谢。

在本书出版之际 ,特别感谢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效公司邵清东总经理 ,上海智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徐海峰总经理 ,京东物流副总裁吉芥 ,京东赋能学院总监陈丽曼 ,深圳市鸿益达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程建德 ,风神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杨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刚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监江曼莉 ,中联思科物流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市场总监陈梁 ,西南民族大学彭安金教授、胡敏副研究员 ,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陈敏、郭瑜 ,成都铁路局刘玲、王蓉、冉钟月、宋炜泰 ,他们对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因编者水平所限 ,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以便进一步完善。

编者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