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Preface前言

最早制造石斧等简单工具到今天能够制造纳米级芯片和飞向外太空的飞行器,制造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衍而不断进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 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物联网被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实用化,计算和存储能力不断提升、成本迅速下降,通信技术不断进化,基因工程和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兴起,以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根本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全球制造业面临着自然灾害、瘟疫、贸易壁垒,甚至逆全球化等诸多挑战; 同时,世界各国对产品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在这种动态多变的环境下,全球制造业正在进行深刻变革: 从大批量生产走向大批量定制和个性化定制; 从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强化供应链协作; 从低成本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产品+服务。

制造企业高度关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准时交货,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智能制造日益受到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智能制造融合了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增材制造等关键使能技术,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企业运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卓越运营。但是,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产品、不同制造模式的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模式和策略差异很大,面临很多技术、管理、实施与应用的风险。

本书旨在通过剖析国外和国内知名制造企业的实践案例,帮助读者领悟智能制造的内涵、关键使能技术、应用场景、实施难点与推进策略,有效规避风险。本书面向实践,注重理念的落地,结合了eworks数字化企业网成立19年来,在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的指导下,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为制造企业进行开展智能制造咨询培训,组织国内外名企进行智能制造考察的实践经验。

相信本书能够成为广大制造企业务实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指南。

智能制造实践+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actice

丛书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