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针对高职高专机械、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书根据典型机械零件的工艺特点和工装设计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整合了机床夹具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教材内容以项目、工作任务引领,适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工件的定位、工件的夹紧、分度装置设计、典型钻床夹具设计、典型车床夹具设计、典型铣床夹具设计、典型镗床夹具设计、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等。本书突出工作过程在教材中的主线地位,每一单元均具有示范性、可迁移性及可操作性。本书编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体现以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每一章节都有工作场景的引入和项目任务实施及检查,并且都有拓展实训。在典型机床夹具设计和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章节中有生产企业实际的工程实践案例,有利于帮助读者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按照读者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编排教材内容,第1、2章主要介绍机床夹具设计的基础知识,第3~7章主要介绍分度装置和典型机床夹具设计,第8章主要介绍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第9章介绍现代机床夹具,并在相关章节增加了知识拓展,可根据学时数和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取舍。为便于读者自学和巩固所学内容,各章均有相关习题和综合训练。

  (4) 突出教材的先进性,介绍了组合夹具、数控夹具等现代机床夹具技术,以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本书第2版已经使用7年。编者所在学校和较多兄弟院校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师生广泛好评。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教职成厅函〔2021〕3号)的精神,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改版。

  本次修订改版,主要从以下角度着手。

  (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指示,我们为本书9个章节增加二维码课程思政内容。根据项目学习任务知识的特点,充分提炼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各教学章节。将思政教育元素和专业知识技术进行润物无声的融合,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显隐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

  (2) 本次修订融入了机床夹具设计最新标准,增加了数控夹具方面的新内容,吸收了较多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专家担任教材参编人员,纳入地区装备制造业最新的实际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典型案例,在典型机床夹具设计和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章节中增加了生产企业实际的工程实践案例。

  (3) 本次修订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二维码课程资源,使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有机融合,逐步完善动态、共享的课程资源库。修订中增加了课堂PPT课件,每章节都配有课堂测验试卷,将课前—课上—课后和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实现师生多元实时互动,开展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

  (4) 本次修订将使用本书过程中师生发现的所有谬误进行了更正,将粗糙度和基准代号标注等都修改为最新标准。修订中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具体化,对项目实施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从学生学习态度、政治思想表现、遵纪守法、职业素质培养、行为素质、安全环保质量意识等多个角度全面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

  本书由陈旭东任主编,肖红升、马敏莉、陈广健、马文龙任副主编,张威、阳夏冰、沙莉、沈锋、王建章、吴怡杰、单飞任参编。其中,陈旭东编写第1、2、4、5、9章,陈广健编写第6章,马敏莉编写第8章,肖红升编写第7章和附录,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马文龙编写绪论和第3章,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阳夏冰和沙莉老师参与了本书的素材搜集与准备工作,张威老师参与了数字资源的搜集制作工作,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锋、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王建章、江苏常州电子有限公司吴怡杰、南通蓝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单飞参与了工程实践案例与拓展实训案例的搜集。全书由陈旭东统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内心既有以百倍努力编写好教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感,又深知自身能力的不足。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殷切希望读者和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