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依托于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科技的普及使用,大学生必须具备迅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深层次思考,完成数字信息处理的整合能力。各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基本聚焦于思维灵活性上。思维敏捷,同时具备完整的、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能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善于利用知识、思维和工具解决学习与工作中的困难,这些都是各企事业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的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目前各个高校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优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可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还要掌握快捷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高等院校教育者,必须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落实在实践教学中。因此,编者所在团队编写了《科学思维能力训练》这本书,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书的总体教学目标是: 高校对学生实施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面对问题会思考,面对任务有方法,面对困难能突破。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科学、信息与思维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努力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格素质和职业素质,尽快被企事业单位接纳。
本书以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应用”为主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该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结合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优质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
本书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图形推理训练、数字推理训练、博弈模型、突破思维定势、墨菲定律、统筹思维、思维导图等。本书设有15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都是由师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实施,由教师主导变成学生主导,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反思、总结,共同进步。课程结束后,再结合不同的条件设置不同的课下研究问题,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每一个项目点、任务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由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经过多次实践教学,反复修改,共同编写,具体分工如下: 王玥玥老师负责编写任务1和任务2;宿玥老师负责编写任务3~任务5;刘丽静老师负责编写任务6和任务7;吴生根老师负责编写任务8;章青老师负责编写任务9和任务10;赵岩老师负责编写任务11;孙国红老师负责编写任务12;宋新芳老师负责编写任务13~任务15。刘辉老师和王少强老师负责全书审稿。
“科学思维能力训练”的课程建设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整体设计与构思。高校“基础类课程”教师可以借助本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内容尚待进一步改进、充实和完善。愿请各位读者、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以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编者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