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言一

我们与共和国共成长共奋斗

 .彭珮云(清华大学社会系1949届校友,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妇联主席等职)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

在校友总会主持下,解放战争时期的一

些老校友经过数年努力,编写了这本《无

悔年华—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

一书,作为向母校的献礼。这是一件很

有意义的事。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代清华人,都出

生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民族危亡之

际,在学生时代经受了爱国进步学生运动的洗礼,毕业后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参与、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这一代清华人发奋图强、上下求

索,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许多人经历了坎坷和磨难,却

风雨压不垮,始终矢志不移;“文化大革命”后,又焕发青春,老骥伏枥,全身心

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竭尽所能,报效祖国,奉献人民。不少人

成长为政界、学界等各界的领军人物,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据不完全统计,在

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中,有5位校友成为国家领导人,2位校友荣获国家最高

科技奖,38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位校友成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将军,30位校友担任省级、部级及以上领导职务,14位校友担任大学校长。

本书编者挑选了169位同志作为这一代清华人的优秀代表,从多方面收集资

料,讲述了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从这

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他们虽然职业不同,境遇各异,但是有着共同的精神支柱和

动力,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

E:\工作文件\编辑好的文件\序言\彭珮云.jpg

彭珮云 

IV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母校校训。他们既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又能脚踏实地,

不断实践,艰苦创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伟大的中国精神,才能推动、形成强大

无比的中国力量,为祖国创造“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

标,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在前进路上越是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历史告

诉我们,幸福生活是等不来的,唯有不懈地顽强奋斗,才能继续开辟新天地。

我们这一代清华人除英年早逝或因病离世的同志外,健在的已是九十岁以

上高龄。为了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梦想,我们愿意继续努力,做到有一分热,发

一分光。我们更加殷切地期望新时代的清华人和广大青年个个都成为立志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接再厉,团结奋斗,在新征

程上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