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从理论上讲,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人在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不是随机事件,是可以被解释、预测和控制的。组织行为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应用在对人的研究和管理上,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

从实践来讲,组织的成功依赖于组织的绩效,组织的绩效依赖于组织的行为,组织行为的基础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学关注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对组织绩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使管理者能够掌握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更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人在组织中有三种存在形式。首先,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会表现出差异性的心理和行为,包括价值观、个性、态度、能力、情绪以及动机等; 其次,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由于受到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等的影响,人又会表现出不同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如从众、顺从、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惰化等; 最后,人作为大的组织环境中的一员而存在,还会不可避免地被牵涉到权力与政治行为中,受到组织文化氛围和组织变革环境的影响和约束。

本书依据人在组织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分为四篇、十章,具体如下。

第Ⅰ篇导论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本章主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学科特点和知识框架体系,理清这门学科的发展脉络,提出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Ⅱ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知觉与归因。不同的个体知觉外部世界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最终会导致个体决策的差异性。

第三章个体差异。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表现在个性、气质、能力、价值观、态度、情绪等方面。

第四章动机与工作激励。不同个体在组织中的工作动机是不一样的,组织对此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因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

第Ⅲ篇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五章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群体的结构与行为。群体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群体动力下,会形成一些独特的群体行为,包括从众、顺从、惰化、暗示等。

第六章沟通与冲突管理。群体中的沟通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不同的群体沟通网络在沟通效果上也有差异性,进而对群体决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沟通不顺畅就会产生员工间的冲突。

第七章领导行为。领导是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个体,领导的有效性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领导理论主要包括三个观点: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第Ⅳ篇组织心理与行为

第八章组织心理与行为的基础——权力与政治。权力与政治是组织中不同利益共同体相互争夺的产物,是组织心理和行为的基础。权力的本质是依赖性,权力的互相争夺会引发组织中政治与政治行为的发生。

第九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体现了组织软性的一面,组织中的成员会受到组织文化氛围的影响与约束。组织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代表着组织的独特个性。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结构体现了组织硬性的一面,而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革与发展。

本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章首案例和章尾案例。每章以案例开篇,引起学生的兴趣。学完本章内容后,章尾案例可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 关键术语。章尾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总结和回顾了本章的关键术语,供学生参考。

(3) 链接材料。每章的内容中都安排了链接材料,包括故事、试验、小案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课后习题。每章末尾提供了练习题,供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