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后疫情时代和双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作为数字经济的先锋代表,电子商务以其先天的高效便捷、开放平等和跨时空等互联网属性,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贸易主体、贸易形态、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普惠发展。毫无疑问,作为电子商务的业务核心,电子商务的运营与管理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当前,电子商务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一是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新模式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选择多元化、消费内容个性化的需求,持续促进了消费新增长; 二是个性化、定制化商品备受青睐,品牌品质商品、“中国风”国货精品成为网购新风尚; 三是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国际布局逐步升级,跨境电商继续引领外贸新业态; 四是电商扶贫成效加速显著,社区拼团、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加速下沉,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 五是在线服务消费市场稳健增长,餐饮、旅游、文娱、家政、医疗、教育等多个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六是网络零售向智能制造领域延伸,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向产业链深度延伸,制造业潜力得到释放,智能定制新消费模式加速酝酿。以上六点充分表明,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诚信问题、平台垄断问题、数字资产的拥有权问题、不正当竞争问题等,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人士等继续共同努力。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部门需要跟上社会发展潮流,转变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细化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将电子商务的相关教材做专、做深和做实,鼓励错位竞争,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提升电子商务的教材水平。
纵观现有电子商务教材,尤其是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教材,尽管种类繁多,但能将运营和管理结合起来,融合理论与实战的教材并不多,与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的教材更少。一些教材过分注重运作技能训练,对网上开店的内容论述过多,对网络市场运营的全流程,特别是交易环节和信用环节的论述较为缺乏,缺少对电子商务运营理论的完整阐述和数字价值的分析; 另一些教材,对平台功能阐述较多,但对如何利用这些功能完成相关的业务以及方式方法阐述较少,尤其缺少对平台上数字及其价值的利用、分析和挖掘。这些书籍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内容较为单一,难有全面的教学效果,比较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不太适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为此,上海理工大学专门组织了一批专家,对亟须编写的教材进行筛选,并筹集资金,利用上海理工大学“高峰高原建设”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教材和实验室建设计划”的机会,设立教育教学项目,扶植教材编写。同时,为加强和规范学校教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发挥各类教育教学项目和项目经费匹配资助的积极作用,学校设立了“精品本科”系列教材建设项目。本书正是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系列教材和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之一。
本书特色: 以业务为导向,突出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过程和管理方法,展示网上开店的完整运营流程;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重视电子商务平台上沉淀的数据价值,详细阐述数据搜集的内容、数据分析挖掘的方式方法; 关注信任管理,将信息管理从安全管理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讲解,以顺应市场要求。本书内容涉及平台建设、技术、市场、销售、内容建设、数据分析、电子商务战略、物流建设、信用体系和纠纷处理等内容。
本书在作者讲授“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发展成果。全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概述、店铺运营、商品管理、运营数据分析、交易管理、安全管理、信任管理和支付管理,内容涉及跨境电子商务、境外网购、网上开店、商品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定价交易、网上拍卖、加密与解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信任管理机制、信用评价和电子支付等。
本书在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学以致用的前提下,突出电子商务运作、网络交易、数据分析和信任管理的地位。特色之处在于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经济和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第1~6章由张宝明编写,第7、8章由樊重俊编写。张宝明、樊重俊负责全书的修改及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龚叶菲、于晓东、杨洁和夏悦等研究生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宝明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