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从最早的生产生活活动以来,就对此不断探索。可以说,自人类使用火以后,就自觉和不自觉地开始了化学的实践活动。从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对自然模糊的认识,提出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到后来的炼丹术和炼金术,以及金属冶炼、制作陶瓷、造纸和火药制造,最后经过漫长坎坷的探寻,终于走上近代化学的正道,形成我们今天课堂里的化学。
“化学”一词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文为“chemistry”、德语为“chemie”,在中古时期为“alchemy”,而“alchemy”源于阿拉伯文“alkimya”。“alkimya”及“alchemy”的本意是炼丹术或炼金术, 而炼丹术就是化学的原始形态。在拉丁文里,化学意为迷惑、隐藏。
118 种化学元素,像是自然界绝无仅有的音符,化学家用它们谱成了一首宏伟的交响曲。这些化学元素的发现,既激动人心,又跌宕起伏。随后化合物(新材料)的合成、化学规律的建立,余音袅袅,延续不断。
本书从化学元素的发现开始漫谈,介绍了化合物的合成、化学规律的发现,同时专门介绍了二十多位大师巨擘的生平贡献。
化学的体系复杂而庞大,内容宽广而深邃。今天从塑料到药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用具,每个人都离不开化学,甚至都是化学活动的参与者。如今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40 多种化学元素,有些还是稀有元素。因此,人人都应该多了解一些化学知识,多了解一些化学物质的功用和危害,以便在生活中趋利避害。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郑绍辉、李庆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陈乐濛对全书文字语法和标点符号进行了校对。感谢责任编辑鲁永芳博士以及众多编审的大力帮助。同时,本书参考了大量书籍和文献,但无法全部列出,作者衷心感谢。由于作者知识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诸多差误,抛砖引玉,唯望指正。
陈志谦
2023 年6 月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