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为主要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学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缩短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间的差距。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因此,财务会计教材不但应具备系统性的特点,更应具备实用性、技术性,强调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技术过硬的会计人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高职高专财务会计专业的现有教材多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课程设置,教材结构安排与实际工作岗位业务脱节,岗位针对性薄弱,而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则是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目标不匹配。
为满足会计教学需要,我们通过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跟踪分析,在调研了一线会计工作人员、高技能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参考会计岗位技能及标准,依据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确定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在编写上具有以下特点。
1.按照会计岗位工作内容组织教材内容
本书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依据理论够用、注重实务操作的原则编写,打破了按照会计要素进行课程设置的传统学科模式,实现了课程体系按照工作岗位的重构。本书按照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业务组织教材内容,每章都具体介绍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包括业务操作过程、流程图),业务核算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2.融合会计资格考试内容
财务会计是会计职称的必考课程。本书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核标准选取内容,并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会计职称考试题型,为学生将来考取职称奠定基础。
3.内容循序渐进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在校学生的特点,在兼顾教材内容系统性的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组织内容。本书课后习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业务操作题,以便于学生全面、准确掌握业务。本书各章按照学习目标、导读案例、岗位业务、本章小结、课后习题的结构编写,便于学生明确学习要点,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会计处理能力。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按照调减后的增值税税率修改了相关业务的计算数据;修改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删减了一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以及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的内容;对第2版教材中的部分疏漏进行了修订。
本书由具有多年会计教学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以及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高技能兼职教师共同编写。本书由史宁宁负责拟定写作大纲、统稿,史宁宁、刘伟、刘松颖对本版内容进行了修改。各章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由史宁宁(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由刘松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由刘巧茹(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九章、第十二章由刘伟(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第十章由贾会棉(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编写。胡汉祥教授对本书编写内容提出了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