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

氛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技术)在实用领域和交互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

泛的应用,但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创意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严重缺乏。同时,作为实验艺术

和先锋艺术重要实现手段的数字媒体应用却始终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究其原因,是艺术

与技术未能有效融合,技术往往易于突破而先行,而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却需要沉积,因

此造成了艺术滞后于技术。

虽然各院校对于数字媒体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是“数

字媒体技术”还是“数字媒体艺术”,都应以“艺术”作为其指涉领域和基础样态。“美术

基础”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基础引导性课程,以技术革新引发的应用趋势为线索和形式,以

对传统美术的有效认知助力学生形成以数字方式重构艺术表达的思维,提升对艺术创作进

行再现和反思的视觉表现能力。

本书筛选了纯粹的美术绘画技法内容,通过不同媒介的艺术案例来探讨基本的艺术语

言、构成与色彩、风格与符号、语言与形式。通过文化与传播的交叉,帮助学生获得全球

化的艺术视野。本书还特别强调了基础动态图形制作的特点与技巧。

本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1章,围绕艺术语言概述了其语言核心艺术元素在不同类型艺术形态中的体现和重

要性,并进行基础绘画练习。

第2章,概述了构成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阐述了构成主义在现代艺术和设计广泛运用

的领域以及其以“人”为中心的重要思想。通过设计构成训练来启发学生设计的潜能,了

解视觉语言本体与规律。在本章的最后部分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动态图形技巧,进行构成相

关的动态视觉训练,满足以数字技术作为媒介的图形设计的需求。

数字媒体美术基础

VI

第3章,通过丰富的案例讲述了适用于绘画、设计、新媒体等领域的美学法则。本章

最后部分有大量的学生练习,通过设计实践让学生获得通向美学殿堂的钥匙。

第4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色彩的学习,全面加深学生对于色彩运用能力的认知,不

仅体现在绘画中,还要掌握设计色彩和运用色彩的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字媒体配色

技巧。

第5章,通过对风格化、符号化、信息化的艺术案例深入分析,为数字媒体相关设计

与艺术创作在表现形式、艺术创新和创作视野上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与训练。在信息图

形部分概述了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特点和创作路径,为学生将来学习更系统的信息图形制作

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6章,从实物的绘画和现代图形创意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形

创新与创意的方法,本章详细讲述了动态图形制作特点。

第7章,以After Effects软件为基础,讲述了简单的基础动态图形制作技巧。让学生

通过多媒介的技术手段,在静态图形的基础上完成更加复杂的动态图形制作与呈现(本章

为电子版)。

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重要的艺术概念是不断重复与深入的,因为绘画、设

计以及新媒体艺术中的“美术”训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在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下不断

被强调、被重复后才得以提升的。

本书突出了案例分析与课堂实践,使学生在软件技术的使用中能够得到艺术理论的滋

养,提升学生的数字艺术表现力、创新力、传播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谷子裕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王清慧在案例收集方面提

供了相应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数字媒体领域正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因此本书难免还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

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