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数据库技术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深入 ,数据库管理系统也非常迅速地发展起来 ,以SQLServer为例 ,目前微软公司已经发布 SQLServer2019,新产品意味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更强大的功能。综合这些原因 ,并结合需要使用该教材的师生建议和新时期新形态教材的建设需要 ,我们编写了一本全新形式的 SQLServer教材。

本书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以工作实际任务为起点 ,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全书分为以下 10个项目。

项目 1,数据库系统概述。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体系结构 ,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为案例进行数据模型的全过程设计 ,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数据库的完整形态。

项目 2,安装和配置 SQLServer2019。介绍 SQLServer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使读者了解和掌握 SQLServer2019的运行环境要求和安装步骤 ,通过登录 SQLServer2019,使用 SQLServer管理工具 ,了解主界面常用功能区的作用和数据库配置工具 ,并通过介绍 SQL与 T-SQL使读者掌握查询编辑器的使用 ,为后面数据库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 3,创建与管理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介绍 SQLServer数据库的物理和逻辑结构 ,并根据需求创建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 ,对数据库进行错误修改和数据库文件的转移 ,以方便在任何计算机上操作数据库 ,为之后的操作数据做好准备。

项目 4,创建、管理与操作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表。介绍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关系模型创建表用于存储数据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结构进行变更。表创建后 ,重点介绍使用 T-SQL语句实现数据的存储 ,包括向表中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

项目 5,“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数据管理中使用最频繁、最重要的语句 ,是本书也是数据库技术的重点。通过实例全面介绍 T-SQL的 SELECT语句在单表和多表中进行数据查询的语法和应用方法 ,为数据库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项目 6,“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优化查询。介绍在实际应用中创建和使用索引、视图等优化查询的技能技巧和知识扩展 ,从而提高查询数据的效率。

项目 7,“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编程。介绍在应用系统中如何使用 T-SQL编程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技术 ,包括事务、自定义函数、触发器、游标、锁等数据库对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使读者深入了解在特定需求下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库编程技术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项目 8,“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通过介绍登录验证模式、数据库用户管理、角色类型及角色权限管理、架构管理、数据加密等内容 ,使读者掌握 SQLServer的安全管理机制。

项目 9,“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据库的恢复。介绍在 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如

数据库技术及 SQLServer2019案例教程

何对数据库故障进行恢复的技术 ,包括备份与还原数据库、设置数据库维护计划和从数据库快照恢复数据 ,保证数据库在发生灾难或者崩溃时能最大限度地被恢复。

项目 10,综合实训 ———科研业务管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对话形式描述一个真实

的教师科研业务管理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设计和创建数据库逻辑模型和物理结构 ,并建立数

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

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

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以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际任务为起点 ,基于工作过程选择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 ,详尽地将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展示出来 ,方便学生学习。 

(2)

本书将一个完整的项目按照数据库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按照单元简介、单元目标、任务分析、具体的任务实施过程和常见问题解析五部分组成。尤其是在任务实施过程部分 ,图文结合 ,叙述详细 ,读者只需按照步骤操作 ,就可以掌握开发数据库项目的流程 ,并体会独立完成具备一定功能数据库系统的乐趣。 

(3)

本书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 ,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课程介绍、学习指南、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方式与标准、单元设计、教学课件、操作视频、教学录像、作业、重难点、项目指导书、学生实训任务单、常见问题解析、企业项目案例库、教学论坛、在线考试系统等。将传统教材与辅助数字化资源集成于一体 ,能够在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书由魏宏昌、王志娟、王茜、李珩编著。其中 ,项目 1、项目 3由魏宏昌编写 ;项目 2、项

目4由王志娟编写 ;项目 7、项目 8和项目 10由王茜编写 ;项目 5、项目 6和项目 9由李珩编

写。孟云侠、陈冉、魏一搏、梁晓强、平金珍、张雪梅参与了资料整理、代码调试和书稿校对 ,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著者的编写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 ,敬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编著者 

2022年7月

在线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