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书语言通畅、条理清晰、例证真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和实务性较强,既适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适合作为企业内部的培训教材,或者作为有志成为企业培训师或管理专家的参考读物。本书自 2012 年第 1 版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为提高教材质量,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笔者决定编写第 4 版。
本书在第 3 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重要改进:①对内容和逻辑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对文字进行了润色;②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内容,如第二章的基于工作说明书的课程需求分析模型、第七章的培训游戏:泡泡室内操;③更换了一些例证和案例分析,此次补充的例证和案例以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为主,比如南方航空与格力电器。
师生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当扮演如下角色:①传统课堂上的师生;②培训师;③培训专员或企业培训管理师;④学员。课堂上应当创设相关培训情景,让师生有机会扮演多重角色,情景教学和培训体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书具有如下 5 个特点。
1.内容新颖
本书尽量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书中介绍了企业培训师、培训质量管理标准、《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教育认知神经科学、培训师选拔、培训风格、培训道德与法律、培训成果转化、培训评估、培训外包、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企业培训等新内容。每章正文的理论阐述尽量做到“少而精”。第一章删除了国内企业培训师认证的内容,补充了笔者创造性提出的 KS3PWH 培训内容结构模型、企业培训的公共管理政策。每章的后面都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第六章特意补充了一些经典文献。
2.实践性强
本书尽量采用小例子(即各章中的“例证”)说明相应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阅读相应的例证,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材所阐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本书除了介绍大型跨国公司的案例,还注重收集中国本土优秀企业的案例,其中一些是笔者从调研企业收集的、经过适当文字处理和润饰的真实案例。本次改版增加了格力电器、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南航培训中心等知名企业的员工培训例证。
本书主要是为“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服务的,因此尽量做到能够反映和模拟大学生、培训师、培训专员以及企业培训的实际,这是通过正文中的“例证”和每章末的“学以致用”体现的。本书还免费提供少量心理测试供读者使用。
3.案例分析
每章后面提供 1~2 个案例分析题,尽量选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力求简洁。案例可供课堂或者课后讨论。课堂讨论时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最好都由个性不同的同学组成,并规定每组人数为 5~6 人,每组在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4.培训游戏
培训游戏是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对于破冰、活跃现场气氛、认识培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书在每章末均提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培训游戏,教师可根据场地、器材和时间加以选择。对于不熟悉的培训游戏,认真阅读游戏规则、课前精心准备以及事先进行试做是很有必要的。
5.网站推荐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上有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可供教学参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信息提供者,主要任务是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笔者尽量提供每章正文和例证中所提及公司的相应网址,有兴趣的师生可通过网站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每章后面推荐的网站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所有网站均经过精心挑选,与章节内容密切相关,信息量比较大,比如,新增了“云学堂”线上培训平台推荐网站。
为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增进学生对企业组织的感性认识,笔者选取了个别录像辅助教学,但因版权问题,录像资料需要教师自行寻找。陈国海教授、卢晓璐和张旭讲师负责本书的统稿工作。在此次再版过程中,笔者的研究生参与了配套资料的编写工作,没有他们的参与和热忱帮助,本书难以顺利完成。本书曾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有 PPT 演示文稿和考题等配套资料,供有需要的教师、学生、企业培训师和读者参考。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陈国海
香港大学博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秘书长
2023 年 3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