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第3版)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困惑、家长着急、学校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学毕业生数量将继续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每年将有300万名农民工进城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落地,每年还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外国人到我国工作、就业,因而使得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我国大学生“最难就业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大批专业型创新人才,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紧迫形势,各高校都在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培训。
本书自第2版出版以来,因写作质量高、突出实用性而深受全国各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已多次重印。此第3次再版,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明的方向,作者审慎地对原教材进行了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包括结构调整、更新案例、补充知识、增加技能训练等相应修改,以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
本书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着对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大学生实际特点,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履职竞争力,以使其尽快顺利走上社会就业岗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立足人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全书共十章,以学习者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为配合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工程,为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能力,根据就业与从业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系统介绍职业意识、职业定位、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就业创业教育、就业心理、就业信息运用、简历写作技巧、求职材料准备、面试技巧、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权益保障、自主创业等大学生就业必备知识,并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和自我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
本书融入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具有知识系统、内容丰富、案例经典、贴近实际的特点,突出了就业创业操作指导性,体现了实用性特色,因此既可作为高校本科及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毕业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教材,也可为广大社会待业者提供求职参考和指导。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由范晓莹和刘九龙担任主编,范晓莹统改稿,冯春苗、张凤霞担任副主编,由陈捷教授主审。编写分工:范晓莹(第一章、第五章、第九章),刘九龙(第二章、第七章),张凤霞(第三章、第六章),冯春苗(第四章、第八章、第十章);李晓新(文字和版式修改、制作教学课件)。
在本书再版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有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最新书刊、网站资料,以及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历年颁布实施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规、管理规定,并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以扫描书后二维码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