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与人的认知发
展相互支撑,促进人的社会学发展,且语言发展与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所以,
语言教育是一切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石。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
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017年 1月 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布并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同时,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阶段是人的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开展语言教育,以语言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对个人及社会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倾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明的语言习惯,并做好阅读
兴趣、阅读习惯、早期书写行为三方面的幼儿书面语言学习的准备,这是许多幼儿教师
与幼儿教育研究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自 2016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纪
艳红老师带领其团队,围绕幼儿语言教育与优秀文化传承开展了为期 6年的教育理论学
习与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书是该团队对自己研究经验梳理的物化成果。
本书详细论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并
结合案例详细论述谈话、讲述、游戏、文学作品、阅读等多种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开展,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多种幼儿教育师资结构根据自身需要去开设课程。
本书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纪艳红老师组织、策划、指导,由 30多所幼
儿园的 50余名教师参与撰写。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相关专著、期刊、网站等资料,
以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并得到学前教育及相关领域专家的
指导,在此一并感谢。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纪艳红
2022年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