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设计色彩是艺术类设计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绘画、新闻传播、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选修课。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游戏美术、动漫设计、影视制作、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等领域均被视为重要的美学理论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学生学习知识及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线教学超越传统课程教学边界,教学方式更加智能化、多元化。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传播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教育部自2014年3月起,逐步将全国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的一半转变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材建设,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都有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在语言系统中存在“语素—词汇—语句—段落—文本”的结构组合过程。语言正是人们将“基本单元”根据语法规则进行多样组合,达到既能准确表意又能使形式丰富的目的。如果将“视觉形式”视为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可以得到某些启发?实际上,色彩的形式表达具有“类语言”的叙事结构与表意特点。例如,不同设计师可以选择色相、明度、纯度等色构词汇,运用各种视觉语法规则,组合成形式多样且含义丰富的色彩叙事语言。
本书共六章内容。第一章讲授设计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认识设计色彩构成体系,让学生感知并对色彩产生兴趣;第二、三章由浅入深介绍色彩对比与调和关系、色彩对比配色方法,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PCCS色彩体系及其应用;第四、五章重点介绍设计色彩配色思路及方法,以及数字色彩的结构、配色及应用;第六章通过对康定斯基、新孟菲斯风格、约翰·伊顿个人设计风格、酸性设计风格等大量优秀作品的介绍和鉴赏,让学生融会贯通地应用前五章设计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本书在教学环节安排上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学习要点、本章小结、课后习题、作业建议指导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前五章是设计色彩的核心内容,第六章是对课程知识的拓展与提升。
本书编者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总结了较多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并经过对大量国内外同类设计相关教材研究及结合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而编写本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课程思政与理论知识点及案例的有机融合。本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文化,承载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突出数字色彩,强调设计色彩与计算机数字色彩运用的有效衔接。突出教学改革内容并与数字时代接轨。重点解决设计色彩训练计算机软件配色,用调性思维、色系组合、概念表达、印象表达、意向表达等方法有深度、成体系地讲解色彩搭配。通过配图、实例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将色彩与平面、色彩与空间进行融合学习。
(3)本书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方式进行设计,配套资源丰富。本书以图文形式为主导,以网络素材、微课视频资源、公众号内容等形式辅助教学。本书为教师与学生提供配套学习资源,同时编者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增强翻转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4)设计色彩课程与专业课及社会实践结合紧密。本书注重设计基础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将符合当下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基础知识提炼概括,精选实用性的设计色彩核心知识,注重优秀案例的多元、丰富、前沿性,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色彩设计理念在现代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本书由吴玉红、闻佳担任主编,全书由吴玉红统稿。特别感谢安徽建筑大学给予本书省级质量工程一流教材项目资助,感谢本书中使用的几百幅优秀作品的设计者和指导教师,感谢安徽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的主办者、指导教师和作品创作者,感谢设计之家网站、《流行色》杂志网站、中国传统色查色网站、视觉中国等设计网站的设计师和专家,也真诚感谢本书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所有同仁。
本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虽兢兢业业,但限于能力,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斧正。
编 者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