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公共艺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是艺术的一种具体表现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表现艺术本体的问题。公共艺术创作重视与公众的互动。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交流空间的变化,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本书主要介绍音乐这种公共艺术形式。

  本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于其精神实质、精髓要义进行知识宣导,确保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书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研究,可以为普通高校学生提供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音乐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本书可以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音乐教育的培养目的和方式。根据我国对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我们在本书中加入了音乐教育与形象思维、音乐教育功能等内容,以求丰富公共艺术和音乐艺术中的研究成果。

  本书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注重基本理论和最新实例的阐述,以及艺术概论理论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书结合目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发展趋势设定教学内容。

  本书共7章,包括以下内容。

  第1章为艺术导论。本章从艺术的本质出发,阐述了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和审美品质,并且据此进一步阐述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欣赏的相关内容。介绍了艺术的相关情况,使阅读本书的读者对公共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2章为艺术教育概述。从艺术教育的本质出发,结合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剖析了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

  第3章为高等音乐艺术教育。本章首先分析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融入了“德智体美劳”等核心价值。其次分析了我国高等音乐艺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第4章为音乐教育基本理论。根据前文的分析进一步诠释了美育的性质和特征,得出了音乐教育是音响、时间和表演的艺术的基本特征。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研究了音乐教育与心理学、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与音乐美学、音乐教育与音乐社会学的相关内容。

  第5章为高校音乐教育。本章首先简述了音乐的本质,追溯了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特性。其次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相关问题。最后阐述了音乐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并且结合创新性原则,阐述了音乐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

  第6章为音乐教育与形象思维。本章对音乐教育和形象思维进行综合阐述,介绍了声乐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存在的相关艺术表现方法和主要乐器,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中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阐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内容。

  第7章为音乐教育功能。本章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音乐教育和情感式教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阐述音乐教育的功能和提高艺术认知过程的内容及意义。对教师提供情感式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书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邓兰、苏玲芬担任主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