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上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形式。古代中国是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厂,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在尺寸、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在当时都居世界领先水平。

在人类历史上,船舶对于地理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学科知识,也使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到了20 世纪后期,由于通信技术和航空技术的发展,船舶在促进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方面的优势日趋下降。但是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日趋国际化,海上交通运输仍然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

自21 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激增、能源和粮食的短缺,海洋将成为人类主要的能源基地和食品基地,以及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场所。为了开发海洋,人类将研制各种工作船舶,船舶的主要职能将不再局限于物资运输,而将扩展至海洋的开发和海洋资源的利用。

本书是介绍现代民用船舶的科普图书,书中有140 余个精心挑选的典型问题,从历史演变、主要分类、船体结构、建造材料、下水方式、动力装置、电子设备、日常运行、实用性能等多个角度切入,对民用船舶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说明。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并加入了大量示意图、实物图和表格,符合各层次船舶爱好者的阅读需求。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会对民用船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书是真正面向船舶爱好者的基础图书,编写团队拥有丰富的科普图书写作经验,并已出版了数十本畅销全国的图书作品。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不仅图文并茂,在资料来源上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同时,本书还拥有非常完善的售后服务,读者朋友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由《深度文化》编委会编著,参与编写的人员有丁念阳、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船舶爱好者,以及有意了解船舶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本书不失为极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