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喜欢一件事就去做,“果”只是从前种下的“因”。
自三岁起,我就对画画有着迷一般的热爱。母亲说,我每天都得买一盒新的水彩笔才肯去上幼儿园,缺一根都不可以。童年的执念还体现在我对信手涂鸦的画作都视若珍宝,会追着邻居要表扬。如果人家肯说一句“好”,那么这一整天都是“甜”的。
多年后再看儿时的画作,才清楚地知道当初的画是多么质朴,可谓技巧全无,画功也很弱,正是亲朋好友的赞赏与鼓励,才让那个爱画画的小女孩收获了自信,将这份热爱坚持下来,并最终将其变成了职业。
1991年,我出生于我国南方沿海的一座小县城。画画,或许只是我童年众多梦想中的一个,但我足够幸运,得到了母亲全心全意的支持。她带着我找遍了小城中的所有美术机构,从儿童创意画到国画,从书法篆刻到素描、速写和水粉画,我们一家家地尝试。每个周末,我们都穿梭于不同的机构之间,画得痛快,也画得辛苦。
我记得从初一开始专攻素描,高强度的练习使我的手酸得握不住筷子,只能勉强用勺子吃饭。高二时,我在广州集训,每天的画画时间超过了15小时,我就像是得了魔怔,连走路都会盯着前面的人看,研究人体的动态和骨骼结构。
我自知天赋有限,但热爱的魅力是巨大的,它让我忘记了所有的辛苦。或许,正是由于心中的那团火,它一直燃烧着,从未熄灭。我无法选择,我只是被选择的那一个。多年来,我只是不断地画着,直到有一天才发现,岁月已厚赠了我太多。
2002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水彩画。当看到色彩启蒙老师画的大幅花卉水彩画时,我完全被那水色淋漓、似真似幻的画面震撼了。那一刻,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水彩画的种子。后来,我看到了宫崎骏的动画,那明亮梦幻的色彩颇合我意,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稿和场景大多是用水彩绘制而成的,这更让我对水彩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遗憾的是,那时的网络资源并不丰富,作为冷门画种的水彩画,其学习资源也相当匮乏。在我所在的城市,几乎买不到相关的书籍,水彩画成为了我心中向往却难以触及的梦。
2011年,我来到了北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虽然当时学习的专业并不是水彩画,但那时我已经有了多种途径去接触和学习水彩画。
2015年,我开始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水彩画,后来也参加了一些大师课程。除此之外,我还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练习,涉及美食、花卉、风景、场景、小物件等。就这样,一画就是7年。
这7年,不仅是我与水彩画结缘、相伴的7年,更是我不断深入思考、归纳总结针对初学者教学方法的7年。
把热爱变成工作,既有非常美好的一面,也有令人“恐怖”的一面。“恐怖”之处在于,我总是忍不住问自己:我做得足够好了吗?还能改进吗?我真的可以用这套方法教会别人吗?
前进的路上总是伴随着自我怀疑,而怀疑也成为了最大的动力。我带着问题前进,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幸运的是,我得到了线上和线下课程1000多位学员的认可和好评。看着他们从入门到能够独立完成画作,这个过程让我感到非常治愈,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得到了帮助。
正是这样的初心和经历,让我萌生了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思考编著成书分享给大家的想法。我希望在精力旺盛的年龄,为喜欢水彩画和钢笔淡彩画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经常有人问我:“小乔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画得像你一样好?”这些问题使我感到很羞涩,因为无论怎么回答,都难免有自大的嫌疑。但在我心中,真的有一个答案:画下去,坚持画下去,毫无功利心地画下去。有一天你会发现,画画本身会告诉你所有答案。
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