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3版前言

本书是在2014年方学智主编的《船舶设计原理(第2版)》基础上,结合编者近几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本书继承了原版教材海河船舶兼顾、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船设计应用的编写风格,系统地阐述了船舶总体设计的原理、过程与方法。为便于读者学习与思考,调整与充实了各章的复习思考题。

相对前一版,本书主要作了以下改进:

(1) 对原版教材的内容体系框架作了适当调整。将原版第9章“典型船舶设计实例”部分修改后作为“确定船舶主尺度实例”并入第6章; 将原版第10章“节能船型”部分修改后作为“特殊型线”的一部分并入第7章,删除原版第10章与船舶原理重叠的“节能技术”内容; 调整后的新版教材由原来10章简化为8章,使船舶总体设计的脉络更为清晰。

(2) 进一步强化实船设计应用。本书在重量与重心计算、舱容计算、航速预报、经济性与船型论证、主尺度确定、型线设计与总布置设计中都引入了实船设计计算举例(或图例),对读者学以致用大有裨益。

(3) 型线设计是本教材的重难点,着力进行了打磨: 按实船型线设计顺序重新梳理了设计水线、横剖线与中纵剖线内容; 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型线生成方法中; 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国内外船型试验与设计研究的新成果,列于特殊型线一节,简述了新船型的节能机理与设计要点以开拓读者视野、启发创新; 增加型线设计实例一节,介绍实船型线设计中常用的母型改造法、系列船型法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4) 注意全书内容的更新。在“船舶技术性能与法规”一章中,删除了部分与船舶原理重叠的快速性预报内容,又删除了过时的《绿色船舶规范》、代之以《绿色生态船舶规范》(2020); 对全书涉及到规范与法规的内容都按照中国船级社最新文本进行了修订。

本书由方学智、张正艺(华中科技大学)、王琳(文华学院)共同修订完成。具体分工为: 张正艺修订第2、5章,王琳修订第3、4章,其余4章由方学智修订; 最后,由方学智对全书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刘启国教授审阅了本书的部分章节,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本书的修订还参考了许多同行专家的著作和论文;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缺点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2年6月

第2版前言

本书是基于1998年方学智、刘厚森、刘增荣编写的教材《船舶设计原理》,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与经验重新编写和修订的。

本书继承了原版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内容体系框架。根据本课程任务特点,在理论上着力阐述船舶总体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实船则海河船舶兼顾; 在内容编排上先铺垫基础、再核心内容、后举例应用,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各章都附有复习思考题。

相对前一版教材,本书作了以下改进: 

(1) 与时俱进,注意创新。采用中国船级社最新规范(如《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2》)和中国海事局最新法规(如《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更新原版过时的内容; 采用计算机计算与绘图方法,替代原书手工设计方法的描述; 顺应节能减排、绿色船舶设计制造的潮流,在国内同名教材中首次引入绿色船舶的概念,并综合给出了绿色船舶设计的举措。

(2) 强化船舶设计中遵守相关规范、法规的意识。将原书第4章 《船舶性能预报》 6节扩展为11节,并更名为“船舶技术性能与法规”,新增加了船舶消防、防止船舶污染、绿色船舶等规范和法规内容。同时将原第3章船舶登记吨位一节也归并集中到第4章。

(3) 注重实用性、力求便于学生与初学者自学、学以致用。在第3章中增加了1500吨集/散两用货船实例,说明船舶详细设计中舱容计算方法和结果表达; 在第5章中增加了船舶动态经济计算举例,对原经济性计算实例一节,按目前船运市场实际进行了改写; 在第6章中充实了载重型船主尺度确定的统计公式法和优化方法; 第7章船舶型线设计是本课程的难点,为此,补充了一些实船设计资料和首尾型线图样,重写了首部及尾部型线一节,充实了系列船型法设绘型线的内容,使学生与初学者易于入门; 第8章引入了6000吨级货船总布置图,反映了实船总布置的全貌,增加了典型船舶总布置特征一节; 此外,在重量、容量、经济性计算及主尺度确定各章都增加了相应的计算习题,通过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实船设计计算能力。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 方学智、孙江龙、罗志明、许小颖、刘增荣。其中,孙江龙编写第5、6章,罗志明编写第2、3章,许小颖编写第8、10章,刘增荣编写第9章,其余3章由方学智编写,并负责全书的修改和定稿。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等相关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仅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本书参考了兄弟院校相关教材的内容和国内同行的相关设计经验,在此也一并向参考文献的作者们顺致谢忱。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疏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望使用本教材的师生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1月

第1版前言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本书是遵照该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吸取兄弟院校同名教材之长,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教学实践和船舶设计研究工作的经验编写的。

本书的编写贯穿了如下的指导思想: (1)海河船舶兼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2)紧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船舶原理、结构、使用效能与经济性的知识分析处理船舶总体设计问题; (3)文字力图简练,既注意引进国内外船舶设计的必要资料、反映船型研究与船舶设计的新成果,又注意避免内容资料化。

本书内容的编排与实船设计程序相呼应,循序渐进,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阐述了船舶总体设计方案构思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船舶设计过程与方法、船舶重量与容量、船舶航行性能与经济性; 第二部分(第6章~第8章)为核心部分,论述船舶主尺度确定、型线设计与总布置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9、10章)为应用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介绍典型船舶(货船、客船及拖船)设计实例,并简介了节能船型与节能技术的新成果,以开拓读者在船舶设计中应用科研新成果与新技术的思路。

为便于自学,在论述船舶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同时,书中提供了一些必备的图表资料,并在每章末给出了复习思考题。

本书是在我校1993年《船舶设计原理》讲义基础上由方学智、刘厚森、刘增荣共同修订完成。方学智编写了第1章(1.4),第2、3、5、6、8章、第9章(9.1,9.4)和第10章; 刘厚森编写了第1章(1.1~1.3)、第4、7章和第9章(9.2); 刘增荣编写了第9章(9.3)。最后,由方学智对全书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校、系各级领导、同行专家及师生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缺点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1998年2月于华中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