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国际贸易思想也经历了持续的变革。从早期的托马斯·孟到古典派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到现代的赫克歇尔、俄林、里昂惕夫,再到当代的克鲁格曼、梅里兹等,他们用智慧开启了国际贸易思想的宝藏,指导各国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的发展实践,而这些实践不断推动着更为成熟、更为完善的国际贸易思想的出现。目前,国际贸易学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取得了持续而卓有成效的进展。
21世纪的今天,世界迎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经济重心在变,世界政治格局在变,全球化进程在变,科技与产业关系在变,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在变,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在变,国际贸易面临新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特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一切都向国际贸易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激动人心的挑战,要求对当代国际贸易运行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度跟踪,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沿。尽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方面的书籍琳琅满目,但有关国际贸易前沿的著述相对较少,对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前沿及其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述屈指可数。本书以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产生的年代为线索,在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前沿部分,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最新进展、新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的研究置于环境规制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分析国际贸易与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可分割的联系。
国际贸易政策前沿部分,从市场失灵、国内政治压力、国际政治压力、关税传导和汇率传导、最佳关税等理论方面,对一般贸易政策制定与特殊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进行了深入的透视,启发读者对国际贸易政策新动向、新趋势的思考。
国际贸易现实与未来专题部分,从“一带一路”建设、RCEP与CPTPP、数字贸易的演变、绿色贸易的演变以及国际贸易未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本书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1) 结构体系新颖、完整。本书力图在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形势需要的国际贸易前沿课程体系上有所建树。本书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自身的逻辑体系,各章节之间层次结构关系清楚,基本涵盖了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的全貌,并增加了对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的探讨。
(2) 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且产生兴趣。本书尽量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对各种模型进行解释,同时注重运用各国相关的资料与数据来印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使分析更易理解且更具有说服力。
(3) 案例贴近中国实际。本书注重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当代各种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丰富而鲜活的国内外案例使读者增加贴近感和现实感。本书在内容编写和案例挑选上,突出了对我国当代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
(4) 以学生为导向,全面地、创新性地引入新形态教材的理念和方法。本书每章开篇由全球视角导入,章前有学习目标,章后有本章小结及课后习题。同时,书中穿插知识延伸和案例分析等。此外,通过扫描书上各章节中的二维码,可查看拓展阅读、即测即练等。这些特点契合了先进教学方法的需要,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此外,将纸质、网络多种媒介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带来极大便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先进的理念与方法的运用,使本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更深刻地掌握每章知识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不仅是作者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更是团队精诚合作的产物。闫国庆负责第1章、第2章、第5章、第6章、第9章,高聪负责第3章、第4章、第10章,闫晗负责第7章、第8章、第11章。倪一铭、季立挺全程参与了本书大纲的制定、教学档案编写及第2章、第5章、第6章、第8章和第9章的写作。延佳玉、赵梓翔、何峥圆、郑晨晨、张嫔英等参与了本书资料收集、整理及部分内容的写作。他们为本书的写作付出了满腔热情和辛勤的汗水。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海内外许多朋友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李明生教授(美国)、刘卫民教授(英国)、May Tan Mullins教授(新加坡)、仲鸿生教授(中国)等为本书撰写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资料。雅戈尔、奥克斯、世贸通、全球贸易通、贝发、银亿、中基等集团公司的经理和业务员与我们倾心交流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是使本书内容反映国际贸易前沿所不可或缺的。此外,本书还吸收和借鉴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出版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编校人员对本书的撰写给予了具体、耐心、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我们将本书做细、做好的重要保障。
虽然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对本书精雕细琢,希望能奉献给老师和学生们一部精品,但限于我们的水平和精力,我们深知本书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某种意义来说,本书是一篇未完稿。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做学问有“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本书对已有的国际贸易前沿思想做了较系统的梳理,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完成了“照着讲”的任务,在“接着讲”方面,仍有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我们诚恳地欢迎您对本书提出意见,您的意见将使本书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闫国庆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