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五版前言

《经济法概论》自2004年9月出版以来,销量已超10万册。本教材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优秀畅销书二等奖,浙江省丽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2年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召开,坚定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中国的市场经济更加完善,立法机关加快修订、颁布了一大批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经济法律、法规。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在经济法领域的立法成果,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更切实际地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和广大读者对新的法律知识的需求,决定对《经济法概论(第四版)》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在保留原有章节体系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全面更新相关法律、法规。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不仅将法典的依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部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而且对其中具体的制度,如合同的订立形式、合同担保中的保证等制度都作了彻底修改。②外资企业法律原“三资企业法”已全部废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编写了新的内容。③根据现实需要,公司法律制度中增加了公司及股东救济制度,对公司的累积投票、公司决议错误、股东派生诉讼、公司人格否认和公司僵局五项制度作了介绍。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的修订成果,对教材涉及的相关内容做了删、增、变的修订,以反映新的立法动态。

(2) 更新部分教学案例。以新近发生的典型经济法案件替代旧案例,比如阿里巴巴垄断案、小猪佩奇商标争议案等,以反映新的经济生活的变化。另外,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对个别案例分析作了校正。

(3) 全面修订实训题。本次修订不仅替换了全书大多数实训题,而且为实训题提供了微课,使实训题更易于操作,更易于达到实训的目的,更易于教师对学生的经济法律知识实操能力进行评价。

修订后的第五版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教育观融入教材。教材在整体上贯彻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将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在市场准入和竞争法律制度中加以融合。为了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统一了《外商投资法》。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同法制度契合了二十大弘扬诚信文化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法治要求在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中得以充分体现。国家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中得以彰显。劳动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经济纠纷的化解方式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

(2) 内容紧跟新形势。本版教材以新的立法动态与形势政策为导向,体现时代特色。2021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提升了市场主体登记的便利性。据此,本版教材将2.1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一节中涉及“工商登记”的内容,全部修改为“市场主体登记”。根据2018年3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本版教材也据此作了相应修改。本版教材对实训题的大幅度修订,体现了“双创”背景下对高职高专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3) 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风格。本版教材传承前四版教材的风格,继续把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放在首位,除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现实用性之外,还对第2章至第10章的实训题制作了微课,这既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相关章节知识的成效,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版教材除系统、规范地介绍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理论和操作技能外,还结合新近发生的重大案件,如阿里巴巴公司因垄断被行政处罚182亿元的案例,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满足教学便利的需求。教材的章节安排不仅体现了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而且通过学习要点、同步案例、案例及分析、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实训题及配套微课等栏目,直接将教学重点、难点和要点呈现在教师面前,方便教师备课、授课,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

本教材由胡德华、金荣标担任主编,杨剑钧、鲍菊芽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傅寅俊、马淑芳、赵爱军、陈松等。全书由胡德华统稿、定稿。本书由温州大学周小明副教授审稿。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版教材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胡德华

2023年4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教材自2004年9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重印了10次,销售量逾3万册。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向纵深发展,致使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党和国家一方面必须制定出台大量新的经济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还必须对原有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和秩序,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的新情况,为了不辜负广大读者的厚爱,特别是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的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按照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再次召开的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研讨会精神对本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再版。

第二版教材的章节体系仍然是12章的构架,但与第一版比较,主要修订之处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没有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第二版教材的第1章增加了“法的基础知识”一节; 二是根据我国经济立法的新进展,对《公司法》《税法》《审计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

第二版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  注重基础,体系完整。本书的编写遵照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教学与教材建设的精神,保证基本理论和内容体系的完整阐述,符合高职高专各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的教学要求。

(2)  观点新颖,研究前沿。本书在保持基本内容完整丰富的同时,用足够的篇幅论述了国内外经济立法的新领域和新动态,实现了“基础”与“前沿”的良好结合。在内容安排上除了一般经济法教材中具有的经济法律内容外,针对学生的就业需要增添了劳动保障法律制度和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3)  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本书的编写力求突出应用性特点。在编写过程中,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内容选择方面重视实用性,在不影响体系完整性和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纯理论的叙述,并采用大量实战性强的案例加以论证说明,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和自学者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收到实效。

(4)  风格清新,体例新颖。本书在贯彻知识、能力、技术“三位一体”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在编写风格和表达形式方面有所突破,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案例等形式,每章的最后不仅有本章小结、案例及分析、复习思考题,而且在经济法教材中首次安排了实训题,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全书由胡德华教授主编,由赵爱军、陈松、谌远知担任副主编,最后由胡德华总纂、定稿。参加第二版教材修改的人员有胡德华、赵爱军、陈松、谌远知、杨兰波、叶家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第二版教材必定还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及读者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第三版时更加完善。

      胡德华

2007年3月

教学参考建议

章名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学时合计

第1章经济法概述22

第2章市场准入和竞争法律制度426

第3章公平交易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448

第4章经济组织法律制度8210

第5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628

第6章合同法律制度12214

第7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224

第8章财政税收法律制度426

第9章劳动保障法律制度6410

第10章经济监督法律制度224

第11章经济纠纷的仲裁与诉讼426

合计54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