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制造强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促进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体现“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质量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书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及教师用书”丛书(共5册,丛书主编: 孙康宁,丛书主审: 傅水根)的第2册,编写时充分考虑了与第1册(《工程材料成形基础与先进成形技术》)和第3册(《工程训练》)内容的衔接,在保持原有优秀教材的结构、核心工艺技术和相应知识点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与新工科有关的机械制造新知识、新工艺,包括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现代制造技术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各种加工方法的典型案例和新进展,这些有利于读者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拓展,并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教材配套有文本资源库、数字资源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内容,构建了与知识体系对应的能力要求体系。

  本书包括绪论、切削加工基础知识、常规切削加工与精密加工、特种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典型表面加工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等章内容。

  本书由齐乐华、韩秀琴任主编,韩建海、徐向纮、朱民、田杰任副主编。 参加本书编写的老师有: 西北工业大学齐乐华和清华大学傅水根(绪论、第1章1.1节~1.3节,1.5节、第2章、第6章、第7章7.2节~7.4节)、哈尔滨工业大学韩秀琴(第1章1.4节、第5章5.5节~5.7节)、合肥工业大学田杰(第3章)、河南科技大学韩建海(第4章、第8章)、中国计量大学赵延波、徐向纮(第5章5.1节~5.4节)、武汉理工大学王志海(第7章7.1节)、南昌航空大学朱民(第7章7.5节)。

  本书承蒙国家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审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本书时,可参考丛书的其他分册,以及与此对应的数字化资源,并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有些内容可供学生自学。

  本书编写力求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