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当今的组织面临复杂多变、机会和挑战并存的环境,组织要
取得并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内心强大、具有大智慧的领
导者。内心强大、具有大智慧的领导者是组织和社会重要的、稀
缺的资源!一个组织、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其领导者能否带领大
家走上正确的方向、能否提高发展的效率、能否应对各种各样的
机遇和挑战等是特别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于领导力的理论和书籍,大多是从西
方引进的。西方领导力理论虽然对中国的领导教育和实践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
不断变化,我们需要建立源自中国的领导力理论,将其用于解释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实
际的策略,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提出中国见解
和方案。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上就有其独特
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这些优势,博采众长、自成体系,建立源
自中国、有影响力的领导力理论。我们有责任让中国自己的领导
力理论在学术界拥有话语权,让我们的学生在领导力书籍和课堂
上见到中国学者的理论。
在当今中国的大学里工作,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激
情,那就是建立源自中国的领导力理论。建构一种针对领导议题
的,具有强判断力、解释力、预测力、干预力的新理论是我多年
的愿望。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我的头脑中慢慢形成了这个理
论的基本框架。我开始为这个理论命名。为一个理论命名是一件
颇费心思的事情。在为该理论命名的时候,开始想用“领导的动态系统理论”
这个名字。“动态”和“系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词,虽然也可以概括理
论的主旨,但是总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直到有一天,在思考这个理论时,
“时空”二字闯入了我的脑海中,顿感“十年得一句”的欣喜。我认为,“时
空”这个词对应了自己对《淮南子》中“宇宙”概念的理解:“往古来今
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其中,“往古来今”对应“时”,“四方上下”
对应“空”。而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时空之中。因此我就将其命名为“时
空领导力”理论。相对于国外很多领导力理论重视细分领域的研究,“时
空领导力”理论强调更宏大的视野,容纳更多的变量,从而能够用于研究
和解决更为复杂和动态的问题。
本书是作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总结。本书包括以下8章的内容:第
1章“心怀时空之道:时空领导力的总体框架”;第2章“执层次之箭,达
知微知彰”;第3章“执维度之箭,达知柔知刚”;第4章“执动态之箭,
达知常知变”;第5章“三箭齐发,达六知境界”;第6章“掌统筹之策,
聚时空力量”;第7章“行竞争之法,成胜利之师”;第8章“成就繁荣
昌盛:时空领导力的成效”。从各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第1~7章
的内容属于“因”,第8章的内容属于“果”。每一章都阐述了相关的理论、
模型、原则和方法,并提供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经典论述和实战案例,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时空领导力。
根据这些内容,本书提出了能形象地概括时空领导力的核心思想和方
法,以及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时空领导力心法”:领导者首先要“心怀时空
之道”,然后要执有“层次之箭”“维度之箭”和“动态之箭”,还要综
合应用这三支箭,做到“三箭齐发”,并掌握时空“统筹之策”,行对外“竞
争之法”,最后方能“成就繁荣昌盛”。
本书在一开始就提供了全书的思维导图,以便读者从宏观上理解全书
的逻辑框架。每一章的后面都有“延伸阅读”,丰富读者对时空领导力相
关的思想和实践的掌握;每一章的结尾还提供了“实践练习”,帮助读者
更好地运用时空领导力来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前言
- VII -
本书适合各级组织的领导者、管理类各专业的师生,以及所有希望提
高自身领导能力的人士阅读。
在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方法、观点和案例,
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虽然尽最大努力注明了引用文献的来源,
但也难免可能有疏漏之处,敬请著者谅解和指正。
和本书《时空领导力》相对应的是另一本书《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
这两本书依据的思想是一致的,《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侧重理论,《时
空领导力》侧重实践,其内容共同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感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2020051008)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2071,71772099)的资助。感谢我的学生
们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给予的支
持和鼓励。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晓蔚编辑的热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使得
本书得以面世,呈现给广大读者。感谢您—亲爱的读者,感谢您读这本书。
希望本书对您有所帮助。
由于作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不吝指正。
我将不断改进,使其日臻完善。
陈国权
2022年春天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