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具体实现,持续受到政、产、学、研、金、用多方的
关注。能源互联网通过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加速供给革命及消费革命,对提高可再生能源
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互联网领域学科广泛,研究方向众多。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
的背景下,各国对能源互联网多能协同、供需互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等基本特征有着
高度共识。虽然各国基于自身禀赋和能源系统特点各有侧重,但其共性需求都是必须依靠
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解耦,实现经济、高效、安全、低碳的
可持续发展。各国均重视能源、数字新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
《能源互联网研究进展2011—2020》从研究项目、研究人员、研究重点、研究成果、研
究合作等角度,对2011—2020年各主要国家对能源互联网的600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投入、
10万余篇论文、19万余项专利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关键指标评价等方法,
识别了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研究重点及其学术成果影响力,总结了能源互联网近10年间的研
究发展动态趋势,并在众多研究学科中发掘热点研究方向,剖析了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未
来发展动向与合作模式。本报告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
外能源互联网典型示范工程。通过案例分析,梳理总结实践经验,为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
建设、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参考与依据。
《能源互联网研究进展2011—2020》共分6章内容。第1章在概述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特征与架构的基础上,介绍本报告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章通过对研究项目、资金和研究
人员的分析,展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驱动力;第3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热点,主要
包括词云图、高产出研究主题和高增长研究主题;第4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成果和
影响力,包括学术成果与专利成果的产出及其影响、机构成果及其影响、主要国家研究成
前 言
PREFACE
IV
能源互联网研究进展2011—2020
果及其影响等;第5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合作情况,包括学术方面的跨地域合作、
产学合作和作者合作网络,以及专利方面的国际和国内合作现状,聚焦在国内专利产、学、
研结合的研发模式,以及上下游合作的研发模式;第6章通过对国内外多能互补、灵活交
易、绿色低碳等类似的典型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的介绍,展现能源互联网研究从学术到应
用与产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能源互联网研究进展2011—2020》以国际对比分析、历史发展分析为核心,通过宽广
的空间尺度、长久的时间尺度刻画了能源互联网研究的宏观图景,希望为国家能源互联网
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企业科研创新投入方向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