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EI属于干涉测量技术的一种,该技术通过相距10~100km的两个测站之间的光纤进行时频和信息传递,实现对两个测站接收信号时延的精确测量,进而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得被测目标对两测站基线矢量的精确角位置。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可以与测距、测速等外测数据相结合,有效应用于中高轨卫星的定轨及共位GEO卫星的相对定位任务。目前,GEO卫星轨位资源紧张,往往多颗卫星共用同一经度位置,为避免共用区内相邻卫星间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及潜在的碰撞危险,需要对卫星实施较为精确的定轨定位(尤其是相对定位),而CEI技术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该技术还适用于空间目标监视领域。目前空间目标监视主要采用脉冲雷达,测量元素为距离和角度,精度不高(测量误差引起的空间位置误差达千米量级); 如果利用CEI得到的测角信息融合脉冲雷达的测距信息,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优于百米),大大提高空间目标监视的效率和定轨精度。
本书对CEI技术进行了系统性介绍。第1章为原理性概述; 第2章介绍了CEI的基本原理; 第3章给出了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的S频段CEI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用于对高轨卫星进行高精度测角; 第4章介绍了CEI系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 第5章介绍了CEI系统的关键技术; 第6章给出了CEI测量误差分析方法; 第7章介绍了CEI技术的应用。
本书由黄磊策划和统稿,黄磊参与第1章、第2章、第5章和第6章的撰写; 刘友永参与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7章的撰写; 陈少伍参与第2章和第7章的撰写; 孟玮参与第3章、第4章和第5章的撰写。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李海涛、李赞、樊敏、王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刘云杰、谷春平等提供了相关文献资料和有益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学识和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团队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