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医药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已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
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增进健康、改善生命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新窗口,并从多个角度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近年来,医药生物
技术在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方面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使我们对
其在维护人们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
课程介绍
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上升到了国
家战略高度。然而,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
希望外,在伦理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论。这些技术已经深深触动了人与自
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命本质问题。比如,辅助生殖技术打破了
人类几千年来自然繁殖的常规,使人类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些步骤甚至全
部过程都可以被人为地中断、改变或替代;基因的破译、克隆、编辑等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
造基因,甚至创造新的基因、新的生命有机体;干细胞技术和基因治疗
为众多恶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甚至可以对人类自身进行主动
的“优化”。人们对技术的巨大需求,使得人们有时候忽略、无视甚至
是掩饰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比如,在医药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
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我们对实验动物和参与人体
试验的受试者的权利保护却并不完美;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夫妇带来福
音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非法代孕、生殖剥削等问题。事实上,每一项
技术的诞生或应用几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新的伦理冲突,技术发展
与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已形成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伦理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处理的原则和标
准。当人们意识到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带来伦理困境时,发现传统的伦理
价值观并不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因为生命伦理与哲学伦理不同,
它以生命科学、医学和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为导向,探讨在医药生物
技术领域中应该做什么(实质伦理学)和应该如何做(程序伦理学),
这些问题不是靠伦理理论和原则的推演所能解决的,而是必须从实际出
发,以伦理理论和原则为指引,找到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对于技
术与伦理的取舍来说,无论是重技术还是重伦理都不能真正解决技术与
伦理之间的冲突。对医药生物技术的评价,简单地断言它是天使或者魔
鬼,都是片面的。对于不同境遇下具有不同需要的主体而言,它们具有
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从发展角度来看,医药生物技术最终都应以
保护人类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毕竟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
也正是发展技术的核心原则之所在。因此,在社会中可以采取适度策
略,保持医药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之间的平衡,这符合中华文化的“中
庸之道”。但平衡不是平均,也不是对等,在充分考虑各种相互联系又
相互冲突的利益问题时,还需要考虑平衡的标准问题。在遵循一定的价
值判断标准的前提下,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损害的最小化,同时保
护个体的合理利益,是最基本的原则,毕竟人类必须在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负责任的基础上谋求共同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通
识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
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通识教育教材,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基因工程、干
细胞、动物克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辅助生殖技术、
器官移植等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育
控制、优生、行为控制、临终关怀、安乐死等内容,详细介绍各种生物
医药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伦理争论。这是一部融生物学、医
学、药学三个科学技术领域和伦理学人文精神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通识
教材。伦理道德精神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本民族的特性,正确的
伦理教育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根,素质培养是教育的魂。这部教材不仅注重相
关科学知识的传授,聚焦这些先进技术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促进作用,同
时关注相关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伦理争论,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明
辨是非,提高读者的辨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
思维能力。
感谢兰州大学各级领导对本教材编写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兰州大学
教材建设基金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项目资助,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各位
领导和罗健编辑对本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关心与指导。由于编者专业水
平、能力和经验所限,教材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欢
迎广大读者将您的宝贵意见发送到邮箱:wangzhy@lzu.edu.cn,以便
再版时进行修订。
编者
2024
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