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新时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媒介化社会中,短视频领域已经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类型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作为一种媒介产品,短视频也已经成为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如今,短视频行业进入饱和存量竞争阶段,在优胜劣汰的规则激励以及短视频行业的政策引领下,创作者越发重视体现内容特征,遵循潜在的创作规律,换言之,当下的短视频创作者已经意识到“策划”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广播电视策划理论及实践方法无法完全适用于短视频策划与创作,因而,梳理短视频的发展历程,找准短视频的特性,系统地对短视频进行类型划分,进而按不同的短视频类别展开策划探讨,是本书的重中之重。
一、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从现有关于“短视频策划”的研究来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学科范畴划分不同,短视频策划存在不同的研究范式,其知识体系还不够成熟。本书第一章概要介绍了短视频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分类,阐述了短视频策划的内涵、特征及策划者的基本素养,试图对“策划”这一流程性的创意过程进行“纵向”梳理,通过对短视频策划的流程分析,形成对短视频策划“纵切面”的“经线”维度。本书第二章至第九章按照“时政类短视频策划”“资讯类短视频策划”“微纪录片类短视频策划”“网红IP类短视频策划”“草根恶搞类短视频策划”“创意剪辑类短视频策划”“技能分享类短视频策划”“剧情类短视频策划”的顺序,依据短视频类型独立成章,对每个短视频类型的策划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形成本书结构体系的“纬线”维度。短视频策划的“经线”维度与“纬线”维度,共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经”“纬”网格模块化知识结构体系。
二、本书的特色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短视频策划实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建构了“全流程”“多类型”相互交织的结构体系。各章节内容设计联系紧密,各知识模块独立成章,为读者梳理了清晰的脉络。
二是区别于深奥的纯粹理论分析和通俗的案例分享读物,本书围绕“实务”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各章节内容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充分结合大量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是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内容设计以解决短视频策划的具体问题为目标。诚然,“短视频策划实务”这一专题研究的是“怎么办”的问题,然而,在思考“怎么办”之前,我们应细究“是什么”及“为什么”等认知层面的问题,获得科学的指引,从而解答“怎么办”这类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本书内容涉及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未来发展趋势,短视频的内容、形式特性及定位,短视频策划的经验、规律、理念、方法等宏观认知层面的问题,以及短视频策划各个环节的艺术技巧、风格手法等微观操作层面的问题,旨在以更为全面、立体的视角来阐释短视频策划知识。
三、本书的使用说明
本书广泛涉及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艺术、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与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材设计面向更为开放的融合口径,因而,教师在采用本书开展教学时,可以将自己的相关知识背景与课程教学目的相结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补充,以及采取更具灵活性的教学方法。
本书的编写目的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短视频策划的理念、方法与技巧,本书内容既包含短视频策划的共性问题,也包含短视频区别于其他媒介产品以及不同类别短视频所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因而,建议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对短视频策划的个性化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本书挑选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资料,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交流使用,然而,教材的编写,尤其是案例的选取只能面向“过去时”,尽管本书在选取案例时尽量追求典型性、时效性、广泛性,但短视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更新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书中的案例仅用于说明共性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一些新现象更新、补充一些新案例,以开放式口径不断为课程教学的案例“扩容”。
此外,本书没有提供相应的复习研讨题目,这给授课教师留下了较大的自由处置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面对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研究题目,也可以把这些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还可以就此展开课堂讨论。
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资料,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反馈邮箱:shim@tup.tsinghua.edu.cn。
2023年9月
张健、曹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