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数字贸易作为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延伸,对推进各国经贸合作的贸易模式、贸易对象、贸易结构、贸易格局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的全球化和数据的跨境流动推动了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货物贸易发展,还促进了服务贸易便利化。不同于传统贸易,全球数字贸易在国家层面、平台层面、企业层面以及技术层面都体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增进消费福利以及帮扶中小企业成长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世界贸易报告2022》提出,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贸易成本、改变比较优势和扰乱全球价值链来影响国际贸易。研究发现,气温每上升1℃会使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年增长率减少2.0~5.7个百分点,因此,数字贸易在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挑战。

此外,数字贸易的发展使得传统贸易规则滞后,数字贸易保护主义正笼罩在全球多个市场。我国应当积极应对挑战,抓紧开展关于数字贸易统计、新型数字贸易规则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壁垒、争端解决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字贸易摩擦。并在加强国内规则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利用及对接“美式”“欧式”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包容普惠、互利多赢的国际规则,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开放水平;还要把握住当前产业整合、融合和协同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与数字贸易产业密切相关的数字内容行业、制造业、数字通信行业、服务业等快速发展,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大规模产业群,实现数字贸易产业集约化发展。同时,优化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关键内容。 

自2021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数字贸易概论”课程以来,笔者每次与师生交流、备课过程中,都会有新的发现与收获。本书是在课程团队不断开发数字贸易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案例的基础上编写的。书中将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注重系统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数字贸易的基本理论、内涵特征、实践方法和发展趋势;构建了数字贸易课程的基本结构体系,突出了数字贸易技术、规则、平台等核心发展问题。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倪一铭目前供职于建潘鲲鹭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华梦清供职于浙江余姚发展改革局,王楠教授供职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三个人通力协作历时近一年完成初稿,之后进行了多轮修改与校正,最终将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得到了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22C25021)和宁波市县域产业数字化研究基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xyjy2021006)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王  楠

2024年6月于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