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倾听写作者们谈论他们的作品。这些写作者中包括数百名为了完成博士论文而向我咨询的博士生,这些咨询的经验让我学会了如何给别人的写作提出好建议。本书收集了经过实际检验的、成功有效的论文写作策略。本书也是一本用于自我实验的指南书——以你自己为实验对象,以你的工作习惯为数据,以找到适合你的写作方法为目标的一场实验。

本书主要面对两大类读者,首要的读者群是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写博士论文的研究生们,其次是指导博士生论文的导师们,相信这本书对这两个群体都会有帮助。

我也曾在两篇博士论文的写作上历尽艰辛。第一篇是关于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它花费了我四五年的时间,而我最终并未将其完成。当时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已经接受我的论文第一章,但此后不久我就退出了那个博士项目。大约四年后,我开始撰写我的第二篇博士论文,是关于个人心理发展、课程发展和写作能力的,并在几个月内完成了它。

显然,在这两次写博士论文的经历之间, 我学到了一些有用的论文写作技巧,此后我又进一步学到了更多的方法。本书不仅融入了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经验,也包含了其他人传授给我的经验,这些经验有些告诉你该做什么(比如如何分解大任务、给自己设定短期截稿日等),有些告诉你不该做什么(比如不要过度写作、不要试图在一整天其他工作后再写作等)。我把这些经验都提炼出来,以便你能从我们曾经的挣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这不只是一本讲写作的书,不只关注如何将研究结果转录成规定格式的文字这一有限任务。

当我谈到“完成你的博士论文”时,我指的是整个过程,即从你对某个领域、某个研究问题、某个主题第一次萌生兴奋感,到你脑海中反复出现也许可行的想法,再到完成整个手稿的全过程。在“写作”这个标题之下,我们会讨论到你的研究,你第一次充满不确定地写下研究笔记,你的第零稿、第一稿、修改稿、最终稿,以及论文答辩,及将其投稿发表或成书出版的过程。

你可能会问:“既然主要难题是如何做研究,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博士论文的写作呢?”因为做研究就是探究,就是对问题的挖掘,而写作是进行这种工作最好的工具之一。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利用写作来思考、探索、试错、质疑自己、表达挫折感、进一步提问,以找到感觉、发现研究主题的真相。当然我们也会讨论如何进行庆祝。

写作过程本来就很复杂,这一点我们从图书馆(也包括我的书架)中有多少关于写作的书就可以看出来。那么这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把它添加到那些已经堆满写作类主题书的书架上?大多数写作教材是基于以下假设给你提供建议的:所有写作者的情况,要么与写教材作者的情况相似,要么彼此之间相似。我已经在不同场景下与足够多的学生(我猜有几千人)合作过,足以知道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和风格学习(和不学习)以及自我教育。

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写作方法,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的需求。然而,确实存在一种观察写作过程的方法可以触及其核心,并让你想象如何与之互动。我并不是在提出一种单一的写作策略,我想教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本书既是关于写作的,也是关于学习发展这样一个写作过程的。

本书将提供许多写作建议,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在帮助你创作的同时,也教你“避坑”,防止你内耗,让你创作出一篇引以为傲的作品。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套对自己有良好效果的写作策略,那么它有多奇怪都没关系。你可以用牙膏写作,也可以在壁橱里写作,如果它能在合理的时间内产生好的作品而不伤害到你,那么就好好用它(但一定要问自己,这种写作略策是否真的有效,还是你之所以喜欢它,只是因为你已经用了十年)。我希望你可以使用我所介绍的技巧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

我不会讨论你应该遵循或打破哪些规则。这本书里没有规则,而是有一些原则、有待探索的立场和供你想象和实验的方法。希望你试着应用它们,看看它们如何与你的写作方式相结合。如果你不喜欢书中某些观点,如果感觉这些原则不太对,或者效率不高,或者妨碍了你的工作,那么就调整书中的建议,或者干脆弃而不用,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提出的这些具体建议是灵活可变的,而非刻板固定的。

在本书中,我会谈论写作的“所有权”问题。我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写作者拥有他们的作品。从这个假设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启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你对你的项目投入最多,因此你是唯一负责推进它的人。我的许多经验表明,许多学生和导师并不这样看待论文写作。由于本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写作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实验,因此,你是这个实验的负责人,你可以使用适合自己个性和工作风格的方法,将你的写作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

我发现,在性格迥异的理论家之间,他们对写作有一些惊人的共识。《写作无师自通》(Writing Without Teachers)(1973年首次出版时是一篇激进的文章)的作者皮特·埃尔伯(Peter Elbow),以及因创立行为心理学而广为人知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他们都相信写作是为了思考,而不是为了写作而思考。鉴于他们在哲学上的差异,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言非虚,而你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鉴于每个领域对论文的形式和内容都有自己的要求,你可能会怀疑一本关于如何写博士论文的书是否有用。乍一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论文写作似乎需要不同的过程。但我与不同领域的作者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感觉很有误导性,事实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之间的相似之处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当然,撰写这些学位论文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自然科学的准博士在实际写作时可能进行得更顺畅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的项目通常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且他们的导师可以直接给他们提供研究课题,加之在他们真正开始写作之前,这些问题已经解决了。显然,人文学科的论文作者更像在讲一个故事,叙事过程随着想法逐渐展开,而这些想法最终被证明是相互联系的,整个故事是在写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尽管在自然科学中更容易实现先“做”再“写”,这种想法其实大大低估了科学探索真正发生的方式。在科学领域,就像在其他领域一样,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理论和论证中的漏洞其实更有助于产生更好、更有创造性的科学成果。正如C.P.斯诺(C. P. Snow)多年前所精彩阐述的:科学探索本身也是一个叙述故事的过程。所以对于年轻的理科论文作者而言,如果从研究一开始就注重叙述元素,将极大地促进其写作进程。事实上,撰写博士论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而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虽然我是一名职业心理学家,但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自我治疗的指导用书。即使自行进行心理治疗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这类似于自己动手摘除阑尾),通常也有比心理分析更有效的模式来帮助你完成论文。本书基于一些实用且易于学习的行为原则,如“负面强化并不太适合激励行为,正面强化的效果要好得多”。挣扎中的论文写作者常犯的错误之一是自我打压,这实际上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学会用正面激励来替代自我惩罚。

我给这本书起名为《写作成瘾:每天15分钟完成博士论文》(Writing Your Dissertation in Fifteen Minutes a Day),是因为我认为这样会引起你的注意。这同样是一个事实——如果你开始尝试每天投入15分钟到论文写作上,最终会大大增加你完成博士论文的概率。因此,本书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每天为你的博士论文做一些工作,哪怕只有15分钟(“每天”都工作十分重要,要比你花多少时间、写多少页,或者在特定的一天写出什么质量的作品等指标更重要)。虽然我认识的人完成博士论文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很大(从6周到10年不等),但实际上我并不知道是否有人每天只用15分钟就完成了它。但我确实认识许多人,他们通过每天用很短的时间写作,开始了完成其博士论文的旅程。

这本书的编排与博士论文的撰写过程相呼应。前四章主要讨论开启项目时需要考虑的任务和态度。其中一些任务,如选择导师,可能在你下笔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接下来的三章讨论了写作过程的中间部分——关于如果你遇到困难该怎么办,以及其他人如何参与到项目中(特别是第6章,讨论了如何处理那些由外部世界或你的内心所产生的干扰,这些干扰会直接影响你的论文写作)。接下来的几章是关于那些令人振奋和悲伤的时刻,当你的论文即将结束,你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之后的生活。第8章讲述了从初稿到定稿的修改过程。第9章则涵盖了博士论文写作过程结束时发生的各种复杂事件,从心理危机到论文答辩。第10章关注的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生活,以及是否要发表你的博士论文或继续写作生涯。

我希望在你撰写博士论文这场冒险旅程中会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伴侣。我女儿当年拖延了一个月才开始写她的论文,她说她还有一篇需要完成的会议论文,但我知道她拖延的真正原因是她听到了很多关于写博士论文的可怕故事,因此并不急于开始她预计会很痛苦的漫长生活阶段。后来她告诉我,令她惊讶的是,大部分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她希望有人能事先告诉她这是可能的。所以我想告诉你,写博士论文可以是一种愉悦,至少在某些时候是这样的。即使对你来说仍做不到愉悦,这本书中的建议仍然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不错的博士论文。

这是一本学术写作自助手册,就让它最大限度为你所用,请忽略书中不适合你的部分,让它配合你的学习风格,来支持你的进步。

确实会有些人真的很喜欢写他们的博士论文。这本书旨在帮助你成为这类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