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也是本书再版之时,本书以党的二十大的核心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认真理解和贯彻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不仅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规范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提供了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理念与丰富的技术手段,必将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首先,要突出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尤其要教会师范院校学生运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收集、加工、利用、开发教育信息并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其次,要处理好传统视听媒体与现代网络技术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并不排斥传统视听媒体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两者之间应相互整合、相互补充,以创造出最优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新的课程应该能从宏观上体现出现代教育理念。

编者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总结教学及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以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新的叙述方式对现代教育技术中主要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几个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本书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以及编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并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第一版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使其更符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习用书的要求,以利于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的教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并体现了以下原则: ①理论与实践并重; ②力求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动向; ③注重反映国内和国外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④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本书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技术的新理论、手机拍摄技巧、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VR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

本书由姜忠元确定全书的框架、体例并编写第一章;赵艳菊编写第二章;吕志武编写第三章;闫振林编写第四章;姜天岳编写第五章;刘晓静编写第六章;曲艳红编写第七章。姜忠元对全书进行了修改、校正和统稿等工作。牛玉对全书进行了审稿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并汲取了国内外许多前辈、同行的论著、教材、论文等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中关于教育技术和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力求使本书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但是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仁及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