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编写的“教育心理学”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师范院校学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的从教能力和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今,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和其他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当教师,但无论是何种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想当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教育改革形势的新变化,必然带来教材改革的变化和更新,原有的仅面向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教材内容已经远不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因此,立足于学科前沿、反映新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心理学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在2015年编写出版《教育心理学》和2021年编写出版《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与完善,编写了《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系列教材,本书力求突出以下3个主要特点。
(1) 体例创新。本书根据内容分为4篇,即基本理论篇、学习心理篇、教学心理篇、个性心理篇,其基本涵盖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主要内容,同时侧重学生的学习方面。本书每一章的写作体例包括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案例、正文、案例分析。其中,内容提要旨在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宏观了解,并使所学内容前后衔接;学习目标旨在说明本章学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认知、情感与能力三个子目标);案例旨在引起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兴趣;正文注重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通俗性,以及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内容创新。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继承了本学科稳定的、公认的一些基本内容,又增加了一些反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的最新成果,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我们还新增加了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本书章节的设定、内容的选择尽可能贴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大纲。我们力求科学、前沿,引进了教育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在保留传统内容的同时,还新增加了某些章节。
(3) 实践创新。为了克服以往心理学教学中理论性太强、太抽象,与实践脱节,实践应用性差等弊端,本书将解决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操作和应用的问题作为突破的重点。为此,本书以专栏的形式介绍一些个案研究和实践操作要点、实例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与未来实际相联系,使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注重一线教师案例的搜集和积累,注意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基本理论与经典实验相呼应。本书的每一章都设计或精选了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大致反映了大学生目前在学习过程中或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会遇到的比较普遍与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每一章的后面,编者还给出了对案例的分析以供学生参考,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由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夏凤琴教授组织编写,并由其负责全书的结构和章节设定,以及最后的统稿与审定。具体分工如下:夏凤琴负责撰写第一、四、五章;李淑莲负责撰写第二、九章;崔继红负责撰写第三、七章;张春梅负责撰写第六、八章;姜淑梅负责撰写第十、十一、十二章;赵欢参与了第四、五章的撰写、资料搜集与课件制作工作。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材、专著和论文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较紧,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电话是:010-62796045,邮箱是:992116@qq.com。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配套的电子课件、习题和参考答案、试卷和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获取。
编 者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