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变革。工程建设中曾经广泛使用的传统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如今已不见踪影,被更先进的仪器、技术和工艺所取代,如光学经纬仪被全站仪取代,微倾式光学水准仪被自动安平水准仪或电子水准仪取代,用以控制轴线的锤球、量距的钢尺等工具被激光铅垂仪、手持测距仪取代,标定点位的交会放样方式被全站仪坐标放样或RTK(realtime kinematic,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放样取代,纸质地形图被数字地形图取代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本书编著者团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和要求,紧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学情特点,贯彻“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体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理实一体”的职教特色,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材模式。本书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测量员职业岗位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将纷繁复杂的建筑工程测量内容解构为8个项目,基于测量员岗位工作过程对教学项目进行整合,遵循学习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设计教学任务,按照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置单元作业与考核自测题,充分反映行业新仪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突出测量员岗位素质要求对价值观的引领,强调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本书是编著者团队在多年从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而形成的“三接四化”教改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结晶。“三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 “四化”是指课程内容项目化、实践教学任务化、技能训练标准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三接四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项目化课程,将实际生产任务转换为课堂实践教学任务,技能训练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要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完成实践操作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零距离对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线生产工作。
除课程导入外,本书共分为8个项目,由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袁建刚、刘胜男、张清波及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甄怡君等编写,袁建刚负责统稿。其中,袁建刚负责编写课程导入、项目1、项目2、项目5,刘胜男负责编写项目3、项目4、项目8,张清波负责编写项目6、项目7,甄怡君负责编写附录及各个项目的知识自测模块。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著者得到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参阅了大量文献,引用了同类书刊中的一些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编著者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