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义上讲,与外界空气不连通,内部为自成体系的环境叫作密闭环境。人员长期在密闭环境中工作,累积接触其中的化学、物理、生物、心理等方面危害因素,过量可引起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负面效应,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密闭环境涉及行业众多、形式多样、作业环境复杂、有害因素多变,作业人员进入密闭环境空间实施施工、维修、保养、清除、清理、巡检等作业活动,一旦发生事故则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大;缺乏安全防范措施或人员疏忽大意极易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对密闭环境作业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积极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并促进密闭环境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密闭环境作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除密闭环境作业中化学、物理、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外,由于密闭环境作业空间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若存在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可导致局部疫情暴发;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中作业,空间受限而人员相对密集,导致职业性紧张增加,进而引起生理和心理性不良健康风险增加,同时空间限制也会使作业人员操作姿势不恰当,引起工效学问题。密闭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且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估是管理封闭空间相关风险的重要过程,风险评估涉及识别潜在危害、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制订管理风险的策略,该过程对于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保护环境免受有害污染物的影响至关重要。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测量维度,其中主要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估与风险表征。
密闭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其化学污染源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风险定量估计是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有害影响的频率和严重性的一种预测,健康风险评价有致癌风险评价和非致癌风险评价两种定量评价方法。污染物的危害除了与浓度有关外,还与污染物的毒性参数密切相关。密闭环境物理污染健康风险包括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振动和光照等,可从作业环境设计和人员防护方面进行风险控制和伤害预防。由于密闭环境中空气流通不畅,生物污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识别相应风险,可以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表面采样和生物标记物检测,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生物污染,如加强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及培训作业人员妥善处理生物样本和废弃物。
本书系统介绍了密闭环境作业人员面临的各方面健康风险,以及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模型及方法,分别针对密闭环境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健康风险识别及评估进行了论述。此外,本书介绍了常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和密闭空间环境作业人员疲劳与作业能力评估方法。希望本书能获得学界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对促进密闭环境作业人员健康风险控制和保障措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许硕贵?王?川?王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