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 言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探索和实践更为高效和精准的管理模式。在众多管理工具中,全面预算管理因其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战略实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推崇,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面上关于这一主题的书却往往过于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讲解,如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和工具等,而对于管理者而言,这些内容往往难以消化,更遑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笔者有大型企业集团多年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又为许多企业提供预算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努力创作一本既能让管理者轻松理解,又能实际指导预算管理工作的书。

本书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预算管理指南,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中驾驭企业,将企业打造成高回报的组织。它不仅涵盖了预算管理的基础知识,更深入探讨了如何将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如何通过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书中详细阐述了ROE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通过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ROE,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注重易读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往往导致许多优秀的管理理念难以落地生根。因此,本书在深入剖析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生动的案例、清晰的图表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预算管理的力量,并且能够迅速掌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要点。

本书的另外一个显著特色是对ROE的透彻讲解。ROE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和股东回报的关键指标。因此,全书围绕如何通过预算管理有效提升ROE展开,指导企业如何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最终实现ROE的提升,提高股东回报。本书首先详细阐述了ROE的计算逻辑,接着探讨了如何将ROE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预算管理实现ROE的提升,包括销售净利率的提升、资产周转率的提高以及财务杠杆的合理运用。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企业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预算控制和决策支持,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

本书内容共分为八章,涵盖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特性、功能,到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主要包括控制、分析、调整),再到预算考评与战略落地,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知识体系。

第一章 重新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本章强调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四大特性—全面性、前瞻性、数量化和战略导向,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三全”体系。本章讨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三个维度:预算内容、预算组织和预算过程。每个维度都有三个要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三章 预算目标:以为股东实现高回报为核心。本章着重于分析如何确定预算目标,包括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预算目标体系,详细讲解了企业为股东获取回报的三个模式。

第四章 盈利能力预算:如何实现高利润率。本章探讨了销售净利率作为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并通过差异化优势提高售价、成本费用率控制等手段提高利润率。

第五章 营运能力预算:如何加速资产周转。本章分析了资产周转率的重要性,包括轻资产与重资产的优劣,以及如何通过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等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

第六章 财务杠杆预算:安全借钱。本章讨论了财务杠杆的概念,包括借款生钱的原理、股权和债务两大资金来源的差异,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用好无息负债及做好现金流规划。

第七章 预算执行:控制、分析与调整。本章强调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包括预算控制、分析和调整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对预算进行控制、通过分析持续改进、如何合理调整预算。

第八章 预算考评:战略落地有保证。本章讨论了预算考评的必要性,强调其在激励和提升组织绩效中的作用。描述预算考评中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介绍了预算考评指标该如何设置,考评方法的使用及对赌契约和薪酬体系的创新,最后还简单介绍了超越预算。 

这本书的面世,要感谢的人太多。感谢我的恩师陈琦伟教授,2003年我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有幸拜在陈老师门下,在陈老师指导下,我得以受到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奠定了自己的研究基础,得知我这本书面世,陈老师也欣然推荐。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徐老师在我读博期间担任学院领导,主持各种报告会时的各种精彩点评如今我都记忆犹新。这些年我从教后,徐老师时常分享自己的教育著作、报告让我受益良多,深深感受到师者的教育情怀和风范,他也是本书的推荐人。

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海信集团、青岛钢铁集团的领导、同事,我在这两个地方完成了自己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的认知和锻炼,领导、同事们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感谢山东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青岛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诸位同学,感谢各位企业界的朋友,他们邀请我担任董事、专家等,这些工作使我保持着与业界的密切接触,也给我提供了服务社会的机会。感谢为本书提供推荐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总部部长孙卓晗、上海松江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沈怀龙、北京财智东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武学东。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与人文社科分社长刘志彬、责任编辑顾强,在他们的精心安排和专业指导下本书才得以早日发行。最后还要对我的家人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