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精神分析文论之

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赵 淳 著

北京

内 容 简 介

以拉康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从内在精神切入,马克思主义从外部客观着手,

分别为学界提供了两个极其重要的认知架构、研究策略和问题意识。通常看来,这两门独

具阐释力的理论话语似乎难以交通,但在理论史上,仍然不乏做出如此尝试的学者。本书

以拉康一派的精神分析文论及其马克思主义维度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何来”“文学何是”“文

学何为”三个方面展开,意在论证这样一个题旨:在文学艺术场域中,拉康一派致力于将

精神分析学从纯粹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场域中捞取出来,赋予它社会、历史、文化、哲学、

道德、宗教等多方面的色彩,并由此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某种跨越时空的理论

对话。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和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生的

专业拓展书籍,也可为对精神分析学、哲学和文化研究抱有兴趣的其他人士提供专业参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010-62782989,beiqinquan@tup.tsinghua.edu.c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精神分析文论之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 赵淳著.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 6. -- ISBN 978-7-302

-66495-6

Ⅰ. B84-065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4UP2821号

责任编辑:梁 斐

封面设计:傅瑞学

责任校对:薄军霞

责任印制:杨 艳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s://www.tup.com.cn,https://www.wqxuetang.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83470000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涿州汇美亿浓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65mm×240mm 印 张:17 字 数:275 千字

版 次:2024 年6 月第1 版 印 次:2024 年6 月第1 次印刷

定 价:88.00 元

产品编号:104758-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精神分析学文论之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项目编号:19BWW006)

结项成果

目 录

导论 1

第一部分 文学何来?

第一章 精神分析的文学起点 9

第一节 das Ding 的理解和翻译 9

第二节 欲望及其动因 17

第三节 马克思与拉康论人的本质:文学生产 25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之文学艺术的意义机制 34

第一节 拉康意义观在客体维度上的演进 35

第二节 意义的回溯性 42

第三节 意义的路径 50

第三章 文学起点及其马克思主义维度 61

第一节 会通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尝试 61

第二节 学理同一性 68

第三节 象征秩序与外在客观 75

小结 84

第二部分 文学何是?

第四章 客观的主观 89

第一节 主体互动的场域 89

第二节 叙事的功能 98

第三节 幻象与文学 105

精神分析文论 之 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IV

第五章 美与文学的反象征 114

第一节 诱惑:美与艺术升华 114

第二节 屏障:美与典雅爱情 121

第三节 隐喻:美与文学的反象征 129

第六章 文学幻象的马克思主义维度 138

第一节 关于“剩余”的同源性 138

第二节 现实、意识形态与文学幻象 146

第三节 主人能指与主人话语 154

小结 163

第三部分 文学何为?

第七章 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文学 16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关系的论述 167

第二节 拉康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文学投射 174

第三节 跨越时空的理论对话 182

第八章 精神分析伦理的文化逻辑 191

第一节 齐泽克视野中的拉康分离伦理学 191

第二节 拉康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 200

第三节 拉康、康德、萨德 207

第九章 文学的批判性及其马克思主义维度 217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行动导向 218

第二节 拉康的伦理学悖论及其文艺趣向 226

第三节 一种缺乏建构性的批判 234

小结 243

结语 245

附录:学界相关研究的主要中英文著作列表(2000—2023 年) 253

参考文献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