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着力探索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

新工科建设要求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物理层相关知识,第4章介绍数据链路层相关知识,第5章介绍局域网相关知识,第6章介绍广域网相关知识,第7章介绍网络层相关知识,第8章介绍传输层相关知识,第9章介绍应用层相关知识。

本书第1版出版以来,国内多所高校的教师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本课程相关虚拟仿真方面的教学成果获得2020年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得2018年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因此,编者决定修订出版本书第2版。

第2版主要对第1版作了以下方面的修订。

① 对第1版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正。

② 对部分理论知识进行了扩充。

③ 对实验过程的描述进行了简化,为此特别出版了配套实验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实验教程》(ISBN: 9787302656739)。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 针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② 通过易于实现的仿真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进行实验的验证。通过容易实现的仿真实验验证理论,使这些实践项目容易在课堂上实现,以避免另外安排在实验中心进行实验,也避免了全理论或全实践的枯燥授课过程。

③ 在教材的整体安排上,将实验穿插于理论中,理论和实验形成一个整体。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实践穿插在理论知识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由唐灯平编著。在编写过程中,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吸取了国内外教材的精髓,特别是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第7版),对这些作者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同时吸取了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了苏州城市学院领导的鼓励和帮助,同时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玥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也是苏州城市学院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成果;苏州城市学院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果以及苏州城市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成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并与作者讨论。

作者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