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当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敢闯会创”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该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唯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升医药创新发展能力才能面对疫情新的要求和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新任务。”“到203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显著增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国计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高等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更是推动新医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学生大学生涯全过程、各阶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不仅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医学院校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更是为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保障。
近年来,医学院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简单,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衔接不够紧密,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动力不足,相对固定模式的教育方式也不利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作为医学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向他们传授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共同内涵,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理论指引与创业的方法训练,引导他们释放自身创新创业潜力。
基于此,本教材编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经验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的特色如下:①突出思创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创新创业跨学科启发性教学承载思政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培养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形成从理念、内容、形式上的相配相符,从而帮助医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提高其创新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②突出专创融合。对标行业需求对教材进行“量体裁衣”,紧密结合医药产业发展前沿,选取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科技、医工交叉融合与智能医疗等与学生专业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如常俊标教授研发阿兹夫定等,增强教材感染力与吸引力,从医学专业视角对医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突出对临床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③强化产学研融合。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引入教材,通过系统梳理创新创业大赛的概况分类、参赛技巧、项目案例分析、孵化成果展示等,引导医学生将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相结合,帮助医学生树立“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及科技型创业公司孵化”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其主动创新、正确创业。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高等医学教育植入创新创业的灵魂,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医学生以敢闯的素质、会创的本领、家国的情怀,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中焕发出更加有为、更加美丽的青春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