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北京市海淀区历来重视学科德育工作,许多教师能够意识到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仍普遍感受到学科德育做到“有效”不易,缺乏策略和方法。因此,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能够指导教学实践的《学科德育指导手册(中学)》(以下简称《手册》)。
2017 年 5 月,海淀区教工委、教委启动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在区教委德育科、基教一科、基教二科等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带领 45 所实验学校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为全区学科德育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在罗滨副秘书长的亲自指导和姚守梅校长的支持保障下,由申军红书记带领林秀艳副校长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一个以教研员为核心,以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为引领,以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骨干力量,兼具思想定力、学术功力、教研活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项目组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采用“研究、实践、改进”螺旋上升的项目推进机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对学科德育的原理、方法、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破解学科教学的育人难题,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
经过六年的努力,项目组编写出了这本《手册》。《手册》涵盖通识理论、学科指导和典型课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通识部分和学科部分。通识部分着重阐明学科德育的缘与政策依据,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方法、策略,以及学科德育的专业保障。学科部分提供中学代表性学科的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典型课例。每个学科均包含明确的“5+X”学科德育范畴,其中“5”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的 5 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是各学科共同的德育范畴;“X”为体现学科本质的学科特色德育内容范畴。学科德育实施建议从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分析本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出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和基本方法。学科德育典型课例包含教学设计、反思与改进、教研员点评等。
《手册》为中学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提供了理念、方法的指导,以及具体课例的示范。同时,《手册》也适用于区校两级教师研修,可作为教师培训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资源,如用于区级学科德育通识理论培训和分学科的学科德育教师研修,用于校本研修、教研组研修及教
师个人自修。
《手册》的编写凝聚了“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的集体心血和智慧。罗滨副秘书长对项目设计与研究给予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姚守梅校长既提供人力保障,又提供经费支持。申军红书记带领林秀艳副校长负责各章节内容的统筹规划与协调。项目组核心成员赵岩、任兴来、许长明、曲豪彦、田圆在全书内容的组织、通识部分的撰写、视频资源的建设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各学科教研员带领一线骨干教师完成了本学科内容的撰写和典型课例的研发(详见下表)。特别感谢李晓东、谢春风、洪明等专家,每当遇到困难时,专家们就是“定海神针”,为项目研究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感谢 45 所实验校项目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为《手册》的编写提供了需求建议、实践场域和案例。
写作和课例研发分工
章 节 作 者 姓 名 课例研发教师
通识部分 申军红、赵岩、许长明、洪云、曲豪彦
中学政治 任兴来 于洺
中学语文 田圆、徐国珍、赵岩、迟淑玲 孙青
中学数学 薛钟俊 付娟
中学英语 栗瑞莲 栗方薇
中学物理 田成良 王新富
中学历史 杨红丽、李静 陈钗
统稿 姚守梅、申军红、赵岩、许长明、洪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手册》作为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的阶段研究成果,标志着海淀区在学科育人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项目组在用《手册》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将继续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学理,丰富课例资源,优化实施策略,不断提升课堂育人品质!
申军红
2023 年 9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