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创新创业已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创业已成为各种规模的公司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一种战略形式。全球创业观察(GEM)项目研究显示,国与国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三分之一来自创业行为的差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指出,坚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20号)提出,坚持强化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凸显示范引领,以深化课程、师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开展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发掘一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团队,带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开拓新格局、开创新未来,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明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创业是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创业思维和推理模式在充满活力、潜力更大、实力雄厚的新创企业十分普遍,现在正在融入企业的战略和实践中。创业管理是管理学科领域迅速成长起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当前,创业管理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国内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教材。本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企业创建及管理为主线,围绕企业创建和新创企业管理所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从创业管理入门、创业环境、创业战略选择、创业机会分析、商业模式开发、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撰写商业计划书、创业融资、成立新企业、初创期企业管理、成长期企业管理和公司内创业十二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创业管理的内容。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创业管理入门。本章目的是使读者对创业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此,本章首先阐述了创新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内涵,以及创业类型;其次分析了创业的价值,阐释了创业过程;最后分析了国内外创业活动发展状况及创业教育现状。
第二章 创业环境。本章在介绍经营环境分析过程的基础上,从宏观环境、机遇来源、产业与竞争者分析角度阐释了创业环境的分析内容及方法,并介绍了 GEM 创业环境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创业战略选择。本章首先阐述了创业与战略的关系、创业起步阶段战略、资源基础战略,其次分析了产业类型与战略选择,最后介绍了创业战略和创业机遇评估方法。
第四章 创业机会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创业机会的内涵及其演进,分析了创业机会的来源与搜索方法;其次介绍了创业机会评价框架、创业机会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创业机会评价的方法。
第五章 商业模式开发。本章首先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其次详细介绍了商业模式的浮现,最后分析了商业模式设计框架。
第六章 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本章首先阐释了创业者的特质,其次介绍了创业团队的构成要素,最后阐释了创业团队管理。
第七章 撰写商业计划书。本章首先阐释了商业计划书的内涵与价值,其次描述了商业计划书的框架结构与核心内容,最后阐释了商业计划书的评价主体、要素和标准。
第八章 创业融资。本章描述了创业融资渠道及创业融资过程,尽可能拓展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九章 成立新企业。本章在介绍新企业创建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描述了新企业的组织形式,并阐述了新企业名称设计与经营地点选择方法。
第十章 初创期企业管理。本章主要对初创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及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阐释。
第十一章 成长期企业管理。本章在对企业成长本质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描述了企业成长模式、企业持续成长的管理重点,以及企业成长战略选择。
第十二章 公司内创业。本章首先阐述了公司内创业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公司内创业的时机与过程,以及公司内创业的模式选择;最后解析了公司内创业的障碍及组织支撑。
本书由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娥编著,由从事创业管理研究、教学工作和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与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张秀娥教授设计和拟定了编写大纲,并审定了文稿,编写组成员分工编写书稿。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张秀娥;第二章,张秀娥;第三章,张秀娥;第四章,张秀娥、杨柳、张坤;第五章,张秀娥、李伊婧;第六章,张秀娥、鲁明沅、吴羽凡;第七章,张秀娥、王卫、徐雪娇;第八章,张秀娥、滕欣宇、徐雪娇;第九章,张秀娥、李娜、赵敏慧;第十章,张秀娥、杨柳、孟乔;第十一章,张秀娥、李伊婧;第十二章,滕欣宇、张秀娥。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创业管理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总结成果。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如下优势和特色:
(1)理论与实践结合。本书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依托,在阐释创业与创业管理的最新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围绕新企业的创建及管理问题进行了清晰阐述,内容丰富,分析透彻,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2)分析与案例结合。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创业管理相关内容,本书立足于方法性与实践性的分析,每章中都配以大量案例。
(3)编排体例新颖。本书立足企业起步与全程性的思考,紧紧围绕新企业创建过程及创业企业管理编排章节,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进入创业和创业企业管理环节,有助于加强读者对创业过程所需理论知识、规律和技能的理解,对创业过程中的企业管理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
创业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创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实现创业梦想并促使新创企业健康成长。对于有志于创业的人士,系统掌握创业管理知识是通向创业成功之路的基础;对于正在经营着企业的人士,创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他们了解创业过程,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困惑及问题,识别和评价创业机会,获取创业所需的资源,实现新创企业的成长。
本书是一部适应多层次创业管理课程教学的图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既可以用作高等院校的教材,又可以作为社会机构进行创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培训教材,同时还适合那些有志于创业及已经建立起企业的创业者及企业家阅读,作为他们更好地创建及运营新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参考书。
在编写过程中,编著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文献和成果已在书后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如还有遗漏未列出的,请予以谅解。本书得到了吉林大学商学院与管理学院优秀教材出版资助项目资助。在编写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虽然几易其稿,力求达到完美,但是,鉴于编著者水平有限,或有不妥之处,数据资料不足亦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
张秀娥
2024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