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材乃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工具,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财政金融不仅与国家治理、资源配置等重大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联系十分密切,而且与国家重要经济改革发展息息相关。
本书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政治导向鲜明
本书将时事政策与财政金融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力求做到知识学习、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材,在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中增加“素养目标”,提炼职业素养元素,力求将“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有机融合,同时将职业素养典型案例以“财政金融与国计民生”“数说财金”栏目方式系统展现。
2内容全面科学
本书不仅包括主流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完全能够满足财经专业,特别是金融、会计等专业全面学习了解我国财政金融概况的需要,而且内容力求反映国家机构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的最新发展成果,融入国家最新财政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内容,以及数字人民币、绿色金融等新理念与创新理论。同时,以最新经济数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面貌。这对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去正确认识、思考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去处理业务、创新思维、创业实践,特别是与时代同步、与社会进步同向同行,意义重大。
3体例合理新颖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是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学生,因此,在内容选择上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学以致用、理实一体。紧扣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以项目统领、任务驱动,开篇明确知识、能力、素养三维培养目标,以引导案例和知识导图开启学习任务;以“自主探究”“知识拓展”等栏目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归位,以扫描二维码形式增加其动手探索趣味;以“数说财金”“财政金融与国计民生”等栏目反映财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金融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认识财政金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幸福的重大作用,厚植家国情怀,激励青年学子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实现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教育;把初级经济师、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等真题引入课后“学以致用”,课证融通,巩固学习效果,增加学习的现实感、获得感和成就感。貌似平淡的做法,却是我们常年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有效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
本书以纸质教材为核心,以二维码呈现“财经史话”“财经素养”栏目,同时提供微课视频、教学课件、参考答案等类型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纸质教材体系完整、数字化资源呈现多样的特点。
本书由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崔奇、竟玉梅担任主编,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杨晓东、郑州工商学院徐翠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焦喆担任副主编,广发银行龙子湖支行靳全涛参与编写。具体分工如下:崔奇编写项目一、项目九,竟玉梅编写项目二、项目五、项目十,杨晓东编写项目三、项目四,焦喆编写项目六、项目八的任务三和任务四,徐翠萍编写项目七、项目八的任务一和任务二,靳全涛负责本书实践操作素材的搜集与审核。全书由崔奇、竟玉梅总纂、修改与定稿。本书特邀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校长侯丽平教授审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吸收了相关领域专家和从业者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诚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书日臻完善。
Ⅱ
编者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