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公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们深深领会了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这些纲领性文件倡导了一种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基石的新理念,强调了心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策略。号召我们遵循学生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加大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的投入力度,共同构筑一个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这个多维生态体系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有机结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这些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为了更精准地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需求,河北省心理学会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联手河北省内的高职教育精英力量,倾力编撰了这本开创性的教材。本书编写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教学积累和沉淀,融入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并致力于全面提升教材质量。

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多样化特征和服务高职百万扩招计划的特殊需求,本书在编排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注重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需求。本书内容涵盖了3大篇章共15个精心构建的模块。

在编写风格上,编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每一模块都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始,通过引人入胜的“引言”部分让学生了解该模块的核心重要性及概览;然后,通过贴近实际的“案例导入”环节激发思考;在主体学习内容中,将学习任务细分,采用任务导向的方式进行学习;另外还穿插了“延伸阅读”,以此拓宽知识领域并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为了跟上数字时代的潮流,设立了微课资源板块,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辅助学习;在“活动与体验”环节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显著提升其心理素质。

本书荣幸地邀请到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执委会主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得主、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家楣教授担任指导工作。本书由秦爱君与卢家楣担任主编,林乃磊、宋晓宁、王剑、刘晓音、王立前担任副主编。此外,我们特别邀请了河北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鲁忠义教授和理事长张志杰教授出任顾问,鲁忠义教授还慷慨地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本书的顺利出版,除了主编和副主编以外,还有众多来自各参与院校的领导们的辛勤付出,包括本书编委会主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以及本书编委会副主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国维、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沈浩、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柳连中、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陶辉、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夏君旨等,他们参与了本书的策划、指导、审定及第2版的修订工作,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张月、马骏、赵宁宁、常晶晶、张玲、祝伟娜、张洁源、陈田园等也为本书的编写和修订提供了很多帮助。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丰富的专家著作和论文。鉴于篇幅限制,我们仅列出了主要的参考书目。此外,有些资料取自互联网上发布或转发的信息,在此向所有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我们坚信,本书将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助力他们在学业、事业、家庭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培育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编 者     

2024年3月

第1版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高校应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疏解心理困惑,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校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广大师生需要,河北省心理学会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河北省高职院校优质力量编写了本书。

本书基于国家骨干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余年成果积累,广泛汲取兄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精华,并结合国内外较新研究成果撷取而成,力求全面提升教材质量,聚力打造升级版精品教材。针对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的特点,服务高职百万扩招,本书编排方式灵活,配套资源丰富,注重满足分类施教、因材施教需要。全书主要内容分为3篇共15个模块。

本书在编写体例上也进行了创新,每一模块以“学习目标”开篇,通过“引言”使学生了解本模块内容的重要性和概要;在“案例导入”部分,联系实际,引发思考;在主要部分,把学习内容按任务进行分解,并进行任务导向学习;在文中穿插“延伸阅读”来开拓知识面,增添趣味性;同时,紧跟网络时代的潮流,设立了“微课资源”栏目,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活动与体验”部分内容可使学生对模块知识融会贯通,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本书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执委会主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家楣教授对本书的编写进行了指导,并与秦爱君一起担任本书的主

编;林乃磊、王剑、刘晓音、王立前担任本书副主编。同时,特邀河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鲁忠义教授和秘书长牧新义副教授担任顾问,鲁忠义教授还欣然为本书作序。本书主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建军院长,副主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王国维书记、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良军院长和柳连中副书记、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赵矿英副院长、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夏君旨副院长等各院校领导在本书策划、指导、审定等方面付出很多心血。此外,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宋晓宁、张月、马骏、赵宁宁、常晶晶、曹长智、张玲、祝伟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的著作、论文,限于篇幅,仅列出了主要参考书目,有些资料参考了互联网上发布或转发的信息,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深表谢意。

编 者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