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近年来,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工作目标;还提出了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4年5月教育部启动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倡导“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个人一切成就的基础。高职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过程,处于人生中心理变化较激烈、较明显的时期,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的人生课题,容易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促进自己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本书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以新时代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结合编者长期从事心理健康科研教学的经验,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编撰而成。希望本书的学习能有助于高职学生了解他们所处阶段的心理特点,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并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本书编写的一大特点。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谦和、中庸之道、知足常乐、修身克己、自强不息等思想从春秋时期传承至今延绵不断,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也形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心理品质的基色。本书深入挖掘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中国古诗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古诗词紧密融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卦》),弘扬自强不息的品格,在压力管理、挫折教育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借鉴、参考和引用了教材、杂志、网络等方面大量资料,也尽可能在本书中予以说明,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再次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同行能给予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编 者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