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确认一个程序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要求,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的目的包括: 发现软件程序中的错误,对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合同中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进行有关验证以及评估软件的质量,最终实现将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付用户。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引领着软件测试技术飞速发展,软件测试的相关岗位越来越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目前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却苦于缺乏好的教材。市面上软件测试方面的教材大多倾向于理论阐述,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无法匹配社会对测试人才的需求,并且这些教材还缺乏配套的实践指导。

为弥补软件测试技术教材的不足,编者与北京浩泰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策划编写了本书。

本书内容分为四篇,共14章。

基础篇(第1~4章)围绕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入门、软件测试技术体系和软件测试的过程管理进行详述。通过

对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软件测试,掌握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学会如何报告软件缺陷和如何描述测试用例,懂得软件测试的各种分类,掌握如何管理软件测试的过程。

设计篇(第5~8章)是本书的重点,也是软件测试的重点内容。本篇涵盖了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接口测试等多种测试的用例设计技术,每种技术都提供了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测试技术的内涵和使用方法。本书也特别为这些测试技术提供了丰富的配套练习,供读者进行针对性学习。

技术篇(第9~11章)重点讲述单元自动化测试框架、UI及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Web UI自动化测试框架。通过对这些框架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化测试的框架及其实现方式。

扩展篇(第12~14章)重点讲述性能测试的原理和工具、移动App非功能测试工具、Web安全中的渗透性测试等内容。通过

对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软件测试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本书打破已有教材体系的理论框架,将更多的动手实践引入教材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编写风格。

(1) 体现教材为课程服务、课程为学生服务的教改思想。传统的课程注重教师的讲解,创新的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编者为本书配套了电子版参考资料、知识点短视频、操作步骤视频,创建了云平台智能+教辅平台,多方位支持学生“学练一体”的个性化学习。

(2) 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参考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项的比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白盒测试用例设计、Selenium自动化测试、LordRunner性能测试等。在讲法上,更强调案例的丰富性和对教学、大赛的指导性。

(3) 整体设计以案例为导向,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完成学习。本书从第1章开始就要求读者测试实际项目,体会软件测试的乐趣,然后逐步讲解什么是缺陷、如何设计用例等内容,在练习过程中让读者体会到各类知识点的真正含义。

(4) 全局覆盖,重点突出。本书覆盖和涉及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基础技术理论及最新技术理论,以方便读者全面了解这门学科,同时根据市场实际应用需求重点讲解功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内容,让读者对这两个模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5) 人性化编排、立体式教学。本书以初学者的思维方式进行编排,无须死记硬背就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软件测试。同时,本书采用讲学互补、智能教辅,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指导。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软件开发、测试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了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答案和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提示

课件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图书资源”二维码,在公众号“书圈”下载。

素材(源码)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微课视频: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视频讲解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本书由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大数据学院院长乔冰琴担任主编,北京浩泰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资深软件测试工程师郝志卿、李含欢担任副主编。全书由乔冰琴负责修订。

由于本书涉及面广,加之编者水平、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