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管理学(第2版)

作者:潘家轺等

定价:42元

印次:2-11

ISBN:9787302069218

出版日期:2003.09.01

印刷日期:2010.07.14

图书责编:刘美玉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于1994年2月初版,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至今已重印11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鉴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管理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又有许多重大发展,为了把这些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实到教材中来,作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后全书分为五篇十八章。第一篇介绍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第二、三、四篇从生产经营战略、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和生产系统的运行,分三个层次系统地介绍其主要的决策内容。第五篇对生产管理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本书通过此次修订具有以下特点: ◆ 体系结构严密,内容完整,既保证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充实更新了许多现代管理的新内容、新知识,在章节的编排上注意逻辑性,符合认识规律(质量管理已单独设课单独出书,故未放入本书)。 ◆ 内容比较新颖,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管理上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的管理模式,都已充实到本书之中,并融入相关章节,构成了现代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新取代了一些陈旧的内容。 ◆ 书中增添了不少成功或失败的实际案例,注意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 此次修订增加了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介绍,以培养定量计算能力。本书尽量通过例题来具体介绍应用数学模型的演算过程(有一部分数学模型适合于研究生学习,对本科生可不作要求)。 简明目录: 第一篇 绪论/1.现代生产管理概述/2.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第二篇 战略决策/3.市场需求预测/4.生产战略决策//第三篇 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5.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6.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7.工作设计//第四篇 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8.新产品研究与开发/9.计划管理工作综述/10.产品生产进度计划/11.零部件生产进度计划/12.生产作业排序/13.物资供应与库存管理/14.物流管理/15.供应链管理/16.项目管理/17.设备管理//第五篇 生产系统的未来发展/18.生产管理发展展望//参考文献

本书初稿于1993年成稿, 1994年2月初版,至今已经重印11次,发行6万余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鉴于生产管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已成为企业管理学科中发展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如何把这些新内容尽快充实到教材中来,以满足学校提高课程质量和广大读者学习新知识的迫切要求,这是此次重新修订本书的主要目的。 由于本书原来的几位编者已在新的岗位上从事重要的工作,无暇参与本书的修订。正在我独力修订感到进度太慢,难以适应要求时,有幸得到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曹德弼教授的支持和合作。曹教授于1987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工学专业深造, 1992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深圳外资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1996年起受聘于东京工业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曹教授是生产管理方面的著名专家,发表了许多论著, 曾获得1993年度日本经营工学会最优秀论文奖,2002年在日本出版了他的新著《生产マネジメソト》。曹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对本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修订后本书的书名仍叫“现代生产管理学”,仍以制造业为生产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本书没有把服务业和制造业并列作为研究对象,没有把书名改为“运作管理”或“生产运作管理”。原因有二: 一是服务业包含的范围很广,如银行、保险、旅游、餐饮、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等,作者对许多服务行业的管理,缺乏深入的研究。另外,本书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对各种服务业的管理都加以介绍,如果用了“运作管理”的书名,恐怕有负于真想学习服务业管理的读者的期望...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述3

第一节现代生产管理基本概念3

第二节制造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5

第三节生产过程组织6

第四节生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8

第五节生产类型11

第六节现代生产管理的主要特征15

第二章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19

第一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19

第二节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24

第三节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26

第四节丰田生产方式27

第五节精益生产方式30

第六节结束语31

第二篇战 略 决 策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35

第一节预测方法分类和预测工作的特性35

第二节关于需求的概念37

第三节需求分析38

第四节预测方法44

第五节小结49

第四章生产战略决策51

第一节前言51

第二节产品类型与生产系统的类型52

第三节生产系统的战略性构造53

第四节企业外部环境与竞争焦点的演变61

第五节新时期企业生产战略的发展方向63

第三篇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第五章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73

第一节生产能力的概念73

第二节生产能力计算74

第三节规模经济理论与生产能力规划78

第四节学习曲线82

第六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87

第一节厂址选择87

第二节厂区合理布局94

第三节车间布置99

第七章工作设计108

第一节工作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08

第二节工作环境设计113

第三节工作研究119

第四篇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

第八章新产品研究与开发135

第一节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和现代生产管理135

第二节企业研究与开发的管理139

第三节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