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086710
出版日期:2004.08.01
印刷日期:2004.08.10
图书责编:谢琛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把硬件、软件和接口以及原理、技术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地讲述计算机系统。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如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计算机的编程结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典型实例;8086、80386和Pentium的工作方式、内部结构和技术特点;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技术;外设及相关技术;主机系统;操作系统,包括MS-DOS和Windows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等。 本书是专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编写的,可作为目前开设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和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相关课程的主教材,也可作为有些学校新开设的“计算机系统”课程的主教材。对于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本书也是一本内容翔实、可读性很强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
1. 微型计算机的命名及其演变 想当年,计算机领域的老前辈——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电子管计算机,一台就占地上百平米,可谓庞然大物;后来出现的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在体积上大为缩小,相比之下,只能算是小字辈;20世纪70年代以后推出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因体积又大幅度减小,顺理成章地称为微型计算机。 斗转星移,所谓的微型计算机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主流产品,以至于再把“微型”作为主要特色加以强调已无必要。所以,本书中所说的计算机就是不少书中所说的微型计算机。至于计算机领域更高档的产品,比如工作站、服务器、大型机、巨型机等,则不属于本书的讨论范畴。 2. 本书主要特色 本书最主要的特色是在内容组织和体系结构方面的创新。通过两个三结合——原理、技术和应用三结合,硬件、软件和接口三结合——突出了计算机的系统性,把密切相关的硬件、软件和接口与融于其中的原理、技术及应用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对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在头脑里建立起完整的、能够运行的计算机系统。 此外,在内容取舍和阐述上注重如下特色: 内容上的先进性。结合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系统来讲述,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突出重点,注重总结。对重点内容和关键技术,既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又有简单明了的概括和总结。 实用性强,例题丰富。书中融入了作者长年从事科研所取得的许多科研成果和大量的典型实例,有助于读者对技术关键和难点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叙述上,注重层次清楚、说理透彻、语言流畅、深入浅出。 给出常用的英文专业词汇,有助于读者结合教学内容阅读...
1.1系统组成与结构1
1.1.1硬件系统1
1.1.2软件系统3
1.1.3文档资料4
1.1.4层次结构4
1.2系统配置与主要指标4
1.3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6
1.3.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6
1.3.2数制及其转换6
1.3.3算术与逻辑运算10
1.3.4指令执行过程15
1.3.5系统运行过程17
第2章指令系统20
2.1计算机的编程结构20
2.1.1寄存器21
2.1.2存储器24
2.1.3输入输出端口27
2.2操作数的寻址方式27
2.2.1立即寻址28
2.2.2寄存器寻址28
2.2.3输入输出端口寻址28
2.2.4存储器寻址29
2.2.5关于地址的寻址33
2.3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36
2.3.1传送指令36
2.3.2算术运算指令43
2.3.3逻辑运算和位操作指令49
2.3.4串操作指令及其重复前缀54
2.3.5转移调用类指令56
2.3.6控制类指令62
第3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64
3.1汇编语言64
3.1.1汇编语言概述64
3.1.2语句的类型和格式65
3.1.3运算符67
3.2伪指令74
3.2.1段定义和段约定伪指令74
3.2.2数据定义伪指令77
3.2.3其他伪指令79
3.3程序设计82
3.3.1程序设计步骤83
3.3.2程序结构设计85
3.3.3顺序程序设计89
3.3.4分支程序设计91
3.3.5循环程序设计94
3.3.6子程序设计99
3.3.7程序结构的变换106
3.4典型汇...